文档详情

生的智性诘问美的诗意追求――藏族祥巴版画作品赏析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79.86KB
约2页
文档ID:16661788
生的智性诘问美的诗意追求――藏族祥巴版画作品赏析_第1页
1/2

草地文学双月刊●2007.6生的智性诘问 美的诗意追求“藏族祥巴”版画作品赏析似乎这种新型版画~一“藏族祥巴”——更切合了这个高原民族的绚烂精神和朴质形象第一次读到这些作品,刀和笔的风骨,色与质的情韵,乃至意与象的律动,无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无不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一群高原的艺术苦修者劳动和心智的结晶,还给人不菲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不啻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形式上的嬗变与创新,内容上的广泛与深刻,皆在粉印的表象之下,融会探究中不断丰富的理趣,精心架构内外张力,从而突破藏族复制版画的传统,开掘出了一条藏族创作版画的新路这是一群原生态的艺术“朝圣者”作为族民,抑或是长期与之相濡以沫的异族的一分子,藏族文化的濡染和净化,高原精神的滋养和砺练,使“藏族祥巴”的创作者不仅形成了独有的心理、性情和思维习惯,还沉积出独特的价值观念、艺术取向和审美定位藏族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极善于将生活艺术化的民族正是因为藏族文化的深邃性和神圣感,使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的画家们一贯具有对于艺术近乎宗教的崇敬和追从,进而以饱满的艺术激情,追问生命的本质意义,诠释艺术的美的诗性,以本真的形式直逼超迈出尘的真善美。

当然,和所有生活在高原的人们一样,画家们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都带着民族和时代的烙印他们努力追求并亲证着民族性、现代性和专业性原则的高度自觉,怀着对广袤壮美的高原土地、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的无限感恩和敬畏,惨淡经营、提炼开掘,将“有意味的形式”演绎到78 Meadow珂玮一种崭新的境地画家们不把现代性和民族性与传统性对立起来,使得他们的作品平实而有力、奇丽而厚重、高妙而深邃:粗糙厚重的肌理,连同莽原般蛊惑人心、硌烙手足的质感,以及斑斓缤纷的色彩,给人强烈的现代美感;而涵盖藏族宗教、历史、民俗和生活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主题内容,不仅勾勒出藏民族诗画般的生活图卷,还给人以温馨的情感认同和自觉的理性哲思:李才彬,是颇有造诣和名气的汉族版画家,也是“藏族祥巴”创作群体的发起者和领头人,长年在藏区从事藏族版画的教学、研究和创作他以其对藏族艺术的了然于心和对版画语言的时尚把握,突显出“藏族祥巴”卓然出尘的品格和绮丽新奇的风貌一一从《转经》、《祈祷》等的具象描摹,到《我歌月徘徊》等的意象展示,通过概括、夸张的造型,生动而准确地展现出人物形象的精神状貌,同时涤荡着画家强烈的命运关注和艺术感触《大悲观音咒》系列、《手印》系列等作品,看似简洁,实则蕴藏着浩繁深邃的意象和思索,甚至以藏文入画,将主角提炼成了抽象的符号,在形式构成和主题意义上自觉经营,凸显出强烈的思辨意识和现代旨趣,见证了其创作轨迹的嬗变与提升,标注出他创作水平的崭新高度。

扎西彭措,身居佛门,是若尔盖大草原上一座著名寺院的格西和主持,对藏传佛教和本民族文化具有深刻的研究和切身体悟他以圆熟的唐卡绘画基础为底蕴,创作了《金刚》、《护法》、《神鹰》和尺方大小的系列面具,以其烂熟于心的宗教题材,昭示出另一个神秘而神圣的精神世草地文学双月刊●2007.6界纯净的色彩、狰狞的形象背后,涌动着作者作为画家和僧侣的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沉稳中透露着机巧、滹厚里氤氲着大气的画风,着实耐人寻味易生和陶波,分别是土生土长的藏族、羌族酒家易生的《慧根》、《本性》、《欲念》和《曲康》等作品,借助传统的宗教精神,使画作充盈着人性本质的诘问和对生灵的终极冥思,技巧的圆熟和思想的深刻互为表里,题材的广泛与画意的营造相映成趣陶波的《羌姆》系列、《草原人》系列以及《高原迪斯科》等作品,造型严谨,色彩凝重,画风似乎更多一些冷峻和清寂,却依然映现出高原人那种精神的平宁与心灵的单纯,更多地体现了画家对人的处境和追求、命运和灵魂的深切关注他们将专业院校所学与多年的生活经验有机融汇,兼具强烈的现代艺术意识和传统文化基因;他们的作品都超越了简单的宗教图示和生活画面,在精妙的构思立意中跌宕着创作主体浓郁的人文精神。

付勇、梁廷茂、刘中伟都是个性鲜明的藏族,新锐而富有个性付勇的《家园》、{:诵经之后》,形象化的民俗内容,生动而简约地再现了藏民族可触可感的生活场景,浓浓的民间气息和本真的情感认同,让读画者仿佛进一步趋近了这个民族劲健的气脉与超迈的灵魂梁廷茂的《天界》系列、《那边有一片蓝色的天空》系列,以及《古格遗梦》、《向着太阳》等作品,形象更为虚渺,但色彩华滋翻腾、意趣婉曲深蕴,言有尽而意无穷刘中伟的《吉祥三宝》系列,分别以“法”、“佛”、“僧”作为艺术对象,展开主题的思想寻根,叩问生命肉体之上的意蕴他们的作品率性自然,在新、奇、变中演绎历史的沧桑,却也洋溢着藏族汉予特有的浪漫气息与其说《嫁妆》系列、《心中的酥油灯》和《火尊》等作品,氤氲着雪域高原的粗朴之风和民间温情,不如说是来自辽阔的草原深处的女画家尚基卓玛以藏族女性特有的慧敏和韧性,用版画的形式在俗尘里擦亮的平常物,给世人呈现了一种极具现代美感的诗性存在黄勇和王庆九,都是本土“藏化”了的汉族画家,但创作意趣却迥然相异黄勇始终关注于作品本身的意蕴和情趣,其《高原红》系列、《菩提心》系列、《印象莲花生》等作品,都倾注了作者浓烈而亲切的情感,加之繁复精妙的线条,以及近乎玄幻的色彩,都在平实中营构着深意,于真实中寄寓了美的理想。

王庆九的<时光物语》系列以及《泊》、《放飞吉祥》、《梵门》等作品,以诗化的绘画语言组建出一方新的审美时空和情味意境,刻画出藏人当下的生命情态和岁月印迹;作品的主题开掘,明显地呈现出人物、情境和场景的统一,神韵、意境和文化的融合,历史、时代和个人的沟通,画家似乎力图在横流的物欲中铸造另一派新美大观,并且乐此不疲……“藏族祥巴”版画作品的特点还在于通过几乎对藏族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礼仪规避等制度文化和宗教娱乐等精神文化的全方位囊括与表现,不仅直接展露了川西北高原上藏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走向,而且力图透过藏族千百年持续至今的文化传统,解读这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文明发展的集体灵魂所谓藏族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地域特征、高原生活、族群意识和全民信教等共同铸炼的民族精神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触摸到这个昂扬的民族生态中劲健绵韧的文化脉搏和精神气度这些版画作品在形式上的探索意义和内容上的表现价值已经多有共识画家们根植于高原热土,根植于藏族生活,从最平易的世俗生活中滤析璀璨的理性光芒,从传统图示中发掘崭新的人文精神,在稚拙的线条和绚烂的色彩中挥洒高原人那种豪放不羁的艺术情怀,以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营造观赏者最惬意、最深刻的精神体验。

他们的旨趣在于追求现代版画创作的自由和藏族文化传统意义的建构,即:置身藏族文化环境中的创作主体关乎历史、现实和个性心灵的自由,以及由此继承传统绘画中的浪漫追求,而扬弃复制传统的偏狭性,从民族文化中获取充足的话语资源,再造和重塑新的版画语言,开创一种崭新的创作版画——“藏族祥巴”拂去累劫的尘埃,顿见生命的实相藏族祥巴”版画作品成功地证明了:艺术贵在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贵在创作主体的高度自由,贵在主题精神的理想追求Meadow<2007.p 79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