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高中历史高中部编版必修(下)习题-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6612355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高中历史高中部编版必修(下)习题-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高中历史高中部编版必修(下)习题-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高中历史高中部编版必修(下)习题-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高中历史高中部编版必修(下)习题-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教材2020-2021高中历史高中部编版必修(下)习题-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0-2021高中历史高中部编版必修(下)习题-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0-2021高中历史高中部编版必修(下)习题-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后篇巩固提升A组1.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美国的行动表明()A.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B.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C.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D.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答案C解析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实施时间是194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故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

2、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可知美国阻止苏联扩大势力,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苏的同盟关系逐渐被大国对立取代,故C项正确;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故D项错误。2.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是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

3、,故A项正确;B项中的“武装进攻”与冷战不符,排除;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排除C项;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3.有学者认为:“以全球化的视野来俯瞰,我们看到,在20世纪50年代初,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它们都不出预料地达到了振兴经济的目的。”这里西方世界的“国际援助计划”()A.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B.有助于美国控制西欧C.冲击了华沙条约组织D.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20世纪50年代初”“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振兴经济”,由这些信息可知是美国和苏联

4、分别开展的经济援助,题目设问是西方世界,可知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有助于美国控制西欧,故B项正确。4.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事件最终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结束。这体现了()A.柏林从此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B.美苏冷战期间对抗与妥协并存C.美苏冷战对峙期间的紧张状况D.美国对西欧控制能力开始下降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来看,美苏对抗激烈;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双方又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所以在美苏冷战期间对抗与妥协并存,双方尽管对抗激烈,但都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故B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已经

5、造成柏林的分裂,排除A项;C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从最终结果上来看,也有妥协,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排除D项。5.下表为法国不同人物关于欧洲联合的主张。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时间人物主张1306年法国外交家杜布瓦为了避免战争,建立“基督教共和国”15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建立由欧洲国家君主委派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1713年法国思想家圣皮埃尔提出争取欧洲永久和平方案,建立“欧洲联邦”1932年法国外长白里安“法国和德国和解”,建立“欧洲联邦”1950年法国政治家让莫内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并对西欧其他国家开放A.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B.法国在对德

6、政策上一直主张和解C.欧洲联合的思想早已出现D.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答案C解析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不符合史实,当时只是一种设想,并没有付诸实践,排除A项;法国的对德政策并不是一直主张和解,二者之间还有矛盾,排除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从中世纪开始就存在着欧洲联合的思想,故选C项;材料只说明了法国人对欧洲联合的主张,只能看出法国人在推进欧洲一体化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不能说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排除D项。6.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A.美国世界霸权地

7、位的丧失B.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C.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答案D解析据材料“1964年6月”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没有丧失世界霸权地位,故A项错误;“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据材料“从北约到联合国”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并未解体,故C项错误;据材料“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D项正确。7.随着不结盟运动自身的发展壮大,它逐渐成为平衡美苏两极的第三种力量,日益受到美苏的重视。它对美苏的政策影响很大。美苏的一些政策主张逐渐向不结盟运动靠拢。据材料可知不结盟运动()A.推动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B.一定程度上冲

8、击了美苏两极格局C.与美苏保持良好合作关系D.合理调整了美苏两国的外交关系答案B解析材料“不结盟运动成为平衡美苏两极的第三种力量美苏的一些政策主张逐渐向不结盟运动靠拢”,说明不结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并不是在某一区域内进行经济合作的组织,A项错误;“与美苏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与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非集团”的宗旨不符,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没能合理调整美苏两国外交关系,D项错误。8.2019年,美国国务院正式宣布,美国于8月2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引起舆论哗然。当年中导条约的签订说明()A.国际军控体系走向崩溃B.国际裁军取得重大进展C.苏联

9、推行战略收缩政策D.美苏两国就此放弃对抗答案B解析2019年美国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可能导致国际军控体系走向崩溃,但这不是材料设问方向,故A项错误;当年(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是国际裁军的重大进展,故B项正确;苏联推行战略收缩是指从东欧收缩,故C项错误;美苏两国对抗直到苏联解体才最终宣告结束,故D项错误。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式,这最后的一百年,无疑是在飞。在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里,关于理想的大国,永远不会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答案。可以说这些是人们的愿望,却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实际。郑永年(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怎么维持一个大国的过程?这是相当艰苦的。那么,怎么

10、维持这个大国?每个时代都不太一样保罗肯尼迪(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续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根据材料,提出观点,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可根据材料提取观点或围绕材料写出自己的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示例观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阐述: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只剩下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但自2

11、0世纪60年代以来,欧共体成立与发展、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与发展以及中国的振兴,它们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了挑战。因此,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解析根据材料“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是对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描述,因此可以提出观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阐述时要根据所学知识从多极化的角度论证。B组1.“阿波罗计划”用于月球科研的经费极少,然而阿波罗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媒体部,研发出一套适用于太空环境的远距离视

12、频直播设备,“阿波罗11号”的整个登月过程对全世界进行了现场直播。美国政府如此重视宣传,旨在()A.为民主党争取国内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科技军事实力C.彰显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与苏联争夺冷战的制高点答案D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在推行“阿波罗计划”的同时,专门成立媒体部用于宣传“阿波罗11号”的整个登月过程,目的在于通过科技、传媒等手段,与苏联争夺冷战的制高点,故D项正确。2.观察下面漫画,下列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恐怖的骨牌游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50亿人口的命运似乎就取决于两个人的意志。A.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B.两极对峙,威胁世界和平C.美苏冷战,世界相安无事D.两强相争

13、,战火持续不断答案B解析漫画的左下角是美国国旗,右上角是苏联国旗,中间是和平鸽,骨牌上是导弹,讽刺了美苏冷战中开展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故B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美苏争霸,并非美苏合作,排除A项;漫画讽刺了美苏开展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的主要特征是冷战,“战火持续不断”表述错误,排除D项。3.下图为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的一次以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国家为主的国际性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A.大国强权政治的威胁B.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C.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D.第三世界国家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答案A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独立的广

14、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因此,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的背景是大国强权政治的威胁,故A项正确;支持和巩固成员国民族独立、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是不结盟运动前后不同时期的斗争内容,不是背景,排除B、C两项;标志第三世界国家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是这次会议的影响,不是背景,排除D项。4.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年1月,法国与中国建交,并呼吁西方各国也承认新中国。1966年7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之后,戴高乐还访问了苏联和许多东欧国家。这表明()A.法国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B

15、.西欧经济复兴直接促使两极格局瓦解C.军备竞赛加剧导致美法关系急剧恶化D.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呈现出多极化态势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改善苏法关系”“与中国建交”“退出北约”等行为说明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干涉,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A项正确;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军备竞赛对美法关系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是多极化态势的出现,D项错误。5.除了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以外,第三世界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这说明()A.不结盟运动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第三世界开始联合反对美苏控制D.第三世界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答案D解析第三世界国家成立的一系列国际组织,目的是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