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5285

上传人:1733****785 文档编号:166611391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528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528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528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528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528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528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528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判断题对错 2: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3: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判断题对错 4: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卢梭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5: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教育活动具有生产性。 判断题对错 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

2、A、平等关系B、上下关系C、道德关系D、教育关系 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 8: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A、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B、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C、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D、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9: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单项选择题A、学生个体B、学生集体C、教师个体D、教师集体 10: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多项选择题A、男女性别差异B

3、、幼儿与少年的差异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11:()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单项选择题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1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 单项选择题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人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 13: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单项选择题A、高等教育B、在职培训C、继续教育D、终身教育 14: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单项选择题A、形象

4、性和兴趣性B、娱乐性和生活性C、科学性和思想性D、知识性和个性 15: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 16: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的是()。 单项选择题A、文化B、教育C、学校D、知识 17:小学教育在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判断题对错 18: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单项选择题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社会经验D、感性经验 19: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多项选择题A、定义B、思索C、苏格拉底讽刺D、助产术E、启发 20:“三个结合

5、”、“六个并举”的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提出的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 2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单项选择题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关系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 2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 23: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判断题对错 24: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

6、育。() 判断题对错 25:中国当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中,学前教育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判断题对错 26:“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是用来训练学生的()。 单项选择题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直觉思维D、常规思维 27:信息技术改变的是教育手段,但难以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判断题对错 28: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单项选择题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29:下列选项中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多项选择题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

7、、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30: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是()。 多项选择题A、领导者的权威发动B、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C、个别谈话D、抓好典型项目E、做好总结 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答案B 解析 3: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 4:答案D 解析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第一次出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范畴是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 5:答案错误 解析 人类的教育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根本区别在人类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 6:答案A 解析 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7:答案

8、C 解析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变成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8:答案A 解析 9:答案B 解析 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学生集体。 10:答案A,C,D,E 解析 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1:答案E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继续教育,以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品德评价法的定义。 16:答案A 解析 康德认为,文化是在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文化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

9、。 17:答案正确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A,C,D 解析 苏格拉底提倡争辩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A 解析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把教育看作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通过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的工作,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正确 解析 2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5:答案错误 解析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确实加强了学前教育,也提到了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但目前并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错误 解析 由于电脑和

10、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等教育手段的介入,使教育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使原有的师生现场学习和教育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和教育既可以是师生互动,现场面授,也可以是生机、生生和师生以信息技术为中介进行的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固定班级、固定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给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B,C,D 解析 此题在每章联系里面出现过,E应该是错误的,家庭应该是教育的一种,而不是分支,答案是BCD。(本解析由C果丶加油提供) 30:答案A,B,C 解析 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中发动工作的具体做法包括领导者的权威发动、教师之间有效地平行沟通、个别谈话三种。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