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392

上传人:1733****785 文档编号:166610621 上传时间:2021-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39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39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39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39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39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3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39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单项选择题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全面发展C、和谐发展D、德智体全面发展 2:在学生咨询中,()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单项选择题A、鼓励表达法B、系统脱敏法C、深入共感法D、身体放松法 3: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 单项选择题A、活动课程B、拓展型课程C、选修课程D、地方课程 4:学生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的。() 判断题对错 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 。 单项选择题A、内发论观

2、点B、外铄论观点C、需要论观点D、实质论观点 6: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任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薰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称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 7: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单项选择题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8:()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苏霍姆林斯基C、加里宁D、马卡连柯 9: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

3、、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10: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 单项选择题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 11: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单项选择题A、专业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职业教育 1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单项选择题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13:我国法律规定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主要

4、有()。 多项选择题A、生存的权利B、受教育的权利C、安全的权利D、受尊重的权利E、平等娱乐的权利 14:在德育方法中,()是陶冶法的典型特征。 多项选择题A、摆事实、讲道理B、创设良好的情境C、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D、操行评定E、潜移默化 15: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A、杜威B、华虚朋C、卢梭D、克伯屈 1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 17:师德修养的行为准则是更新教育观念。() 判断题对错 18:“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

5、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 19: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 20: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激励,发展到道德行为的整体运动过程。() 判断题对错 21: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单项选择题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22: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3:人们

6、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认识,都需要以一定的感觉为基础。() 判断题对错 24: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培尔 25: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自私性 26: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 27: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A、基础B、智能C、思维D、能力 28: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哪个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

7、建立之后?() 单项选择题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 29: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单项选择题A、 认知策略B、 学习策略C、 认知方式D、 认知技能 30: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单项选择题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课程 1:答案A 解析 2:答案D 解析 在学生咨询中,身体放松法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3:答案A 解析 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有生活性

8、、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 4:答案错误 解析 5:答案B 解析 环境决定论属外铄论的观点。 6:答案B 解析 7:答案C 解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思想是基于其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而提出的。 8:答案C 解析 略。 9:答案C 解析 略。 10:答案B 解析 在德育中,知即道德认知,是基础,行即道德行为,是关键。 11:答案B 解析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有三条:首先是发展基础教育;其次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最后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答案C 解析 该句是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13: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宪法规定少年儿童有生存的权利;

9、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中,未成年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14:答案B,E 解析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15:答案D 解析 设计教学法源于本世纪初,正式提出者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H.Kilpatrick,1871-1965)。面对美国当时教育民革中出现的传统派、初会功能改革派、发展学派和科学民革派的四家之争,克伯屈集前三家之长,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16:答案C 解析 教育目的分为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确定。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从属于社

10、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17:答案错误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作品;大教学论是夸关纽斯的作品;爱弥尔是卢梭的作品;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作品。所以本题应选B。 19:答案B 解析 瓦根舍因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的主张。 2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1:答案D 解析 由字面意思可知都是强调复习巩固的,所以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22:答案B 解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23:答案错误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B,C,D 解析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 26:答案B 解析 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27:答案A 解析 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28:答案C 解析 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制”或新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略。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