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484

上传人:1733****785 文档编号:166610563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48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48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48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48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48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48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448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完形一顿悟说”的提出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斯金纳C、苛勒D、奥苏伯尔 2: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多项选择题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E、社会活动 3: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4: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判断题对错 5: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 单项选择题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 6:主张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

2、体验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A、行为矫正理论B、现实疗法理论C、目标导向理论D、和谐沟通理论 7: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单项选择题A、初等教育B、平民教育C、普及教育D、义务教育 8: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单项选择题A、活动课时制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 9: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3、10: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特点。 单项选择题A、示范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创造性 11: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单项选择题A、阶级性B、生产性C、等级性D、相对独立性 12: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多项选择题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E、劳动教育 13:少先队学生社团的组织原则是“自我发起、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判断题对错 14: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 15: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 单项选择题A、教研组B、班级C、教师D、学生 1

4、6:少先队文化内容的层次是()。 多项选择题A、少先队组织管理文化B、少先队活动文化C、少先队礼仪文化D、少先队辅导文化E、少先队理论文化 17:为了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通常在上课开始时,教师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 单项选择题A、检查复习B、组织教学C、布置作业D、提问答疑 18: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单项选择题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 19: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20:下列关于巩固性原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A、“学而时习之”B、巩固要

5、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C、巩固就要死记硬背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21:()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单项选择题A、杜威B、泰勒C、桑代克D、赖斯 2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 多项选择题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潜在课程E、核心课程 23: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A、分组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个别教学 24: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单项选择题A、唯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25: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A

6、、政治思想品德教育B、教学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26:通过常能训练,可培养学生的()。 多项选择题A、自爱能力B、自理能力C、自治能力D、自护能力E、自学能力 27: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 判断题对错 28: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而教学同智育是相同的。() 判断题对错 29: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 单项选择题A、私学B、公学C、国学D、乡学 30:新课程标准从()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具体目标。 多项选择题A、知识与技能B、目标与过程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达

7、标与测试 1:答案C 解析 2:答案A,C,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3:答案C 解析 学校德育要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答案正确 解析 5: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6:答案C 解析 7:答案C 解析 普及教育即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在中国,普及教育首先是普及小学教育。 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分组教学的含义,即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9:答案C 解析 略。 10:答案A 解析 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8、。 11:答案D 解析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2:答案A,B,C,D,E 解析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3:答案正确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B,C,D,E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A,B,D,E 解析 巩固离不开记忆,但不是死记,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

9、忆,故C项说法错误。 21:答案C 解析 桑代克从动物心理实验着手研究学习心理、智力及个别差异。他观察动物走迷宫、开迷笼等从尝试错误到成功的学习过程。根据实验结果,桑代克提出了有名的学习律,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22:答案A,C,D 解析 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B 解析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6:答案B,C,D,E 解析 27:答案正确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但是教学不同于智育,二者相互关联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A,C,D 解析 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