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6558110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课 香菱学诗,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2.分析香菱的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新课导入,一曲曲调悠扬的枉凝眉,领我们走进文学巨著红楼梦! “平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 红楼梦在中国文化领域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分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香菱学诗,介绍作者,曹雪芹名霑,雪芹是他的号。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共约60年。康熙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

2、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因参与宫廷斗争,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家被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遭重大打击,从此“百年望族”一败涂地。势败家亡后,他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只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秋冬之间,他唯一的儿子病死,因伤感太甚,他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关于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

3、衰的过程,充分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晴雯、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积累生字、生词,仄(z)声 应瑒(yng) 蘅(hng)芜苑 暧暧(i) 胡诌(zhu) 嘟哝(nng) 姊(z)妹 怔怔(zhng) 暖香坞(w) 画缯(zng) 鳏鳏(gun,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香菱学诗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环节,明确1,香菱拜黛玉为师,黛玉让其细细品味王维的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香菱诸事不顾,认真品读,渐渐

4、悟出了一些道理,后来挖心搜胆,耳不别视,以月为题作诗,经历了两次失败,第三首诗终于成功,明确2,拜师)读诗、谈诗、 作诗,二、精读课文,品读赏析,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 (2)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 (3)大观园的美好跟园外黑暗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

5、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2.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 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3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侧面描写,香菱苦志学诗,宝钗因和她同住芜苑,所见最多,感受也最深切,她说的“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等语,都有从侧面烘托的作用。此外,宝玉说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也可以看作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4.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

6、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课堂小结,同学们, 如果今天你被这个充满灵性、充满诗情、美丽执着的香菱感动了,那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走进红楼,去感受大观园里那些以诗寄情的女子们,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美丽”,(音乐、图片)香菱走了,“红楼”中诗一样的女子们最后也都以凄惨的方式走了,但是她们的“魅力”却铸成了我们心中永恒的红楼梦,作业布置,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板书设计,香菱学诗 香菱学诗过程:(拜师)读诗、谈诗、 作诗 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