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2464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校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马鞍山“四校联合”期中学业素质测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满分 100分 限时 90分钟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右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仁者爱人 B人性本善C人之性恶 D以人为本2.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2、 B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3.据最近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鲁邦大旱记载,孔子认为,鲁国发生大旱是由刑、德之失而起,应当进行祭祀求雨。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观点的是() A董仲舒 B孟子 C荀子 D朱熹4.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海瑞治家严谨 B理学摧残人性 C儒学地位衰落 D世风每况愈下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

3、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B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6.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7.右图中的条幅是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黄宗羲 B王夫之C顾炎武 D李贽8.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

4、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9.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要不同点是()A强化神的作用 B强调法律至上C抹杀人性 D强调道德的重要性10.右面两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赞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 C充满了对神的崇拜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11.“既然已经明白上帝的意思,就不

5、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主张因行称义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信仰即可得救12.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为()崇尚理性 提倡科学 关注社会 反对专制,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A B. C D. 13.某启蒙思想家说:“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该思想家应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 C康德 D卢梭14.电视剧大国医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后,获得观众好评, 这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被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C黄帝内经 D九章算术15.2012年“五一黄金周”

6、到湖南省耒阳的游客,可看到新建的武汉至广州铁路耒阳站,它造型别致,像用钢架托起的一张纸,这最有可能是为了纪念()A李时珍 B郭守敬 C蔡伦 D贾思勰16.我国在封建社会前期天文历法成就相对比较突出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B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特殊智慧C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D在封建迷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7.右图是重庆“诗仙太白”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广告图片。下列解说词不符合史实的是()A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B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代表作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18.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

7、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19.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D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20.科学史学家柯瓦雷研究工作的中心是17世纪的科学革命。在他看来,17世纪科学革命的关键是宇宙的解体和空间的几何化。其使用的论据是()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牛顿的经典力学 21.观察右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C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D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22关于右边的两图所

8、示,其观点正确的是()A. 是基本一致的,图2发展了图1的说法B代表观点根本对立,后者能否定前者C都是对生命起源的科学探讨D都不科学,不能真正解释生命起源问题23.仅上过小学的他,1831年作出了关于力场的关键性突破以图形的形式描绘出了电和磁的力场在空间如何散布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这位科学家是指()A哥白尼 B牛顿 C法拉第 D爱因斯24.从技术革新的角度看,与图1相比,图2展示的交通工具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体积小 B干净 C速度快 D由内燃机驱动 25.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

9、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 A.原子能技术 B.激光技术 C.信息技术 D.宇航技术二、非选择题:(26题28分,27题22分,共50分)26(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诸子百家材料二: 材料三:材料四:2011年9月27日晚,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杏坛剧场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演了大哉孔子,演出以“儒济天下,和宁四方”为主题。据悉,孔子文化节以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唤中

10、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6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三中四幅图片的顺序,说明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8分)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4分)(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4分)27.(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诸神雕塑:材料二:(图一)中古时期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图二)文艺复兴时期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

11、,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材料三:伏尔泰在提倡自然权利学说,认为既然自然已经赋予了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那么“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就应该人人享有“自然权利”。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出现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中从图一到图二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从材料三中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4分)并简述其作用。(2分)密 封 线 内 请 不 要 答 题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马鞍山市“四校联合”期中学业素质测试高二年级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2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