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年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近代世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3 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2394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年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近代世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3 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年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近代世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3 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年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近代世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3 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年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近代世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3 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年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近代世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3 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年高考历史 考纲新课标对应知识点 近代世界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考点3 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三 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含义: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革命,它带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变迁。习惯上把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简称工业革命),而把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教育普及、信息传递加速、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等。二、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简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后期1 9世纪中期)前提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资本殖民掠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2、市场英国国内和海外市场扩大,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必然原因)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 自然科学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社会环境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工业成就工业动力蒸汽动力代替自然力动力机器蒸汽机工业结构纺织、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钢铁等工业兴起;各国以轻工业为主导,促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布局工厂由分散走向集中工业生产组织形式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占多数,规模小巨大影响工业化进程进入工业时代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建立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思想资本主义制度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

3、统治,即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殖民扩张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世界市场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城市进程工业城市兴人类生活方式加速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一20世纪初)前提条件政治前提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资本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市场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积累了资金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自然科学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大大提高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相对稳定工业成就工业动力电力和内燃机动力代替蒸汽动力动力机器电动机内燃机工业结构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等工业兴起,钢铁工业得以技

4、术改进;开始由轻工业转化为以重工业为主导,欧美主要国家实现工业化工业布局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大企业时代到来,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日趋国际化,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形成垄断组织影响: 工业化进程欧美主要国家完成工业化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经济格局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国的经济霸权经济思想垄断资本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成熟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殖民扩张加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市场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城

5、市进程城市进程加快,大城市兴起人类生活方式直接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限制,工业化速度加快。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蒸汽动力的使用,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1)就生产力发展而言,前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后者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更加成熟。(2)就生产方式而言,前者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者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3

6、)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的生产飞跃,后者尤为明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体现(4)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5)前者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后者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6)前者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后者则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加明显和激烈。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2)不同点规模不同:

7、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标志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科学的作用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推动力。部门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组织形式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三、两次工业革命对

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经济和军事实力空前增强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人口和资本的流通等经济和军事武力两种手段进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1)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品在国际间的流通):原因:工业革命使产品数量增多,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表现:欧洲各国内部的贸易增长巨大;欧洲与殖民地及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也有一定发展;随着欧美其他国家逐渐实现工业化,它们开始分享英国的世界贸易中心地位。(2)人口和资本的大规模流动:19世纪,大

9、批欧洲移民对移人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制造业技术。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3)资本输出(对外投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达到空前规模。它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工业国在资金接受国销售工业品和收购原料,获得了丰厚利润,而资金接受国沦为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4)军事武力逼迫:欧美工业国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还经常动用武力逼迫一些落后国家满足其通商、投资的要求,甚至直接实行殖民统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日本外,亚洲大多数国家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受制于列强。至此,欧美工业国可以从

10、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原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投资。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四、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现代工厂的建立,适应了大机器生产的需要。生产的组织形式: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人一方面受严格的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企业的经营特点: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垄断组织。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的趋势;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企业生

11、产的组织形式:垄断公司或集团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或国家机器。企业的经营特点: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1)概念: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它从开始到最终形成经历了近400年的时间。(2)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16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因此这时世界市场表现为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 第二阶段:18世纪中期一19世纪六

12、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一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英国位居“世界工厂”地位。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如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也是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破坏了亚非拉传统的经济结构,加剧了当地的贫困和落后,但也在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殖民地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也限制和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消极影响: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形成的,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也就是工业国剥削农业国、西方统治东方的历史。3、形成方式 (1)国际贸易的发展;(2)人口的大规模流动;(3)对外大规模的资本输出;(4)武力威逼。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