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1课时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2390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1课时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1课时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1课时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1课时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1课时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1课时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7单元 第1课时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课时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选择题1“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回国的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中国还不能生产尼龙袜子,反映出中国的生产还比较落后,而邓稼先把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反映了归国科学家为我们科技发展作出了

2、贡献。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提出前归国的,并且材料也没有相关信息。其中虽然是原子弹发明后的影响,但材料中并没有显示中国已拥有了原子弹。答案:D2标志着我国跨入空间技术世界先进行列的事件是()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C我国“神舟”1号发射成功D我国“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解析: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说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在探索宇宙空间上是一个跨越。答案:A3(2010江苏宿迁第三次调研)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老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

3、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A食品流通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C农业科技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解析:此评语是评述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的。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上。答案:C4(2010山东烟台诊断性测试)阅读下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解析:“

4、中国人进入太空”提示材料应该是对“神舟”五号的评价。题中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才有“太空人”。答案:B5“,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教授履历反映了()A“教育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B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解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是其人生的转

5、折点,而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带来的机遇。答案:B6(2010山东临沂期末,16)1998年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三个面向”提出“教育大革命”A B C D解析:“教育大革命”不是邓小平提出的,而且这种教育上的“大跃进”导致高校良莠不齐,片面强调“突出政治”,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混乱现象。答案:C7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中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与文化”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秦山核电站“希望工程”“

6、南优二号”电影五朵金花A BC D解析:现代中国指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四个选项都符合题目要求。答案:A8从下列图中可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A B C D答案:A9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大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这们做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对教育的投资B支持落后地区教育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加强当地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答案

7、:D10(福建龙岩质检,14)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解析:材料反映了学术自由的思想,因此体现的是“双百”方针的精神。答案:A11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双百”

8、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解析:注意关键词“教、科、文”,四个选项中属于这几个行业的是B项。“和平”赎买属经济领域,“和平共处”“三个世界”属于外交领域。答案:B122004年6月12日,胡锦涛在科技大会上指出:“为了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邓小平的哪一思想有着密切的直接联系()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双百”方针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

9、力。胡锦涛是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阐述的,四个选项只有C项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因此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 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技工作的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技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3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启动运

10、转我国最大的核电站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材料三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增长了3.2倍。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1976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 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 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千克计算,这些年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二和材料三所述内容出现的原因。(4)由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认识?解析:本题围绕近现代中国科技发

11、展命题,展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成就。本题大量问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来回答,这点很重要。答案:(1)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薄弱。(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二,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4)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4(探究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12、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 ,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材料二材料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新局面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

13、质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4)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答案:(1)反映“双百”方针的实质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元化格局。(2)反映了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了严重破坏和损害。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3)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来认识“双百”方针的作用。(4)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7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