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 16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2305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 1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 1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 1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 1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 16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 16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2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 16 新人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6(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舍本”“事末”。中国古代的本业指农业,末业指商业。题干材料主要说明农民放弃农业从事商业不利于国家稳定,从而强调重本抑末的重要性,题干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是重农抑商,故正确答案选B。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可排除。答案:B2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说:“强盗们(在圆明

2、园)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为此,大清国士大夫()A开始投资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开展了洋务运动C支持义和团开展反帝爱国运动D掀起了“实业救国”运动的高潮解析:时间是1860年火烧圆明园之后,且推动者是士大夫,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答案:B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之道。辛亥革命失败

3、后,民族资产阶级走曲线救国的道路,即实业救国,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最终也没有能救中国,故正确答案为A。答案:A4下面是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状况表:农业产值粮食棉花原计划比上年增长8.5%3 216亿斤2 200万担实际达到比上年增长11.6%3 400亿斤2 400万担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1962年我国农业产值、粮棉产量都有了提高。从1960年起,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我国经济逐

4、步恢复和发展,材料信息验证了这一点。答案:C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调整生产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答案:D6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在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A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C经济危机加深了美国

5、的社会危机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持续的大危机使人们看不到希望,造成人们对政府和现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反抗,这说明美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C的说法最符合材料信息。材料反映的不是生产力的破坏情况,而是这种破坏带来的严重社会危机,故排除A。B、D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答案:C7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其中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创新和发展”是指()A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率先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C创立现代商业金融制度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资本

6、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罗斯福新政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A、B是英国的贡献,C是荷兰的贡献。答案:D8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说明了()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B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合作D大欧洲联盟已经出现解析:“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充分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答案:B9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资本主义世

7、界市场形成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上述图片说明的是世界著名的食品及饮食连锁企业遍布世界各地,说明全球化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答案:D10前不久,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格是9.99美元,中国得到的是“平常利润”,美国得到的是“超级利润”。以上现象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的强权政治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中美国的强权政治在题干所给的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即可。答案

8、:C11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经济全球化疏通商品、劳力和资本流通渠道的是()A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B各国都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C科技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D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解析:注意关键词“流通渠道”。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这有利于商品、劳力和资本的流通。答案:D12下面是两幅儿童照片,你认为要改变这种巨大反差,主要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解析: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凭借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了

9、对发展中国家的绝对优势,使得全球化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结果甚至会导致差距越来越大。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了这一切。因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如下图所示:材料三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非公有制经济40%29%7%24%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种经济成分的演变过程?(4分)(2)材料二中的三个饼状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

10、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6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6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通过图表的形式对建国前后的经济结构进行了考查。材料一描绘了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轨迹;材料二体现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并最终取得绝对优势地位;材料三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4分)(2)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

11、义经济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原因: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1950年,国家合理调整工商业;1953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6分)(3)变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使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6分)(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4分)1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就开始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同时,历史证明

12、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应当正确应对全球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在世界谈判史上也极为罕见。 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递交复关申请起,直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才正式成为WTO的成员。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2000年指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南北差距加大,富国愈富,穷国愈穷。(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13、后;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材料一所示内容,判断图片所反映的现象应当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6分)(2)请分别概括上题中一、四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6分)(3)从材料二来看,中国入世谈判如此艰难,但最终还是成功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最终能够入世的原因。(4分)(4)从材料三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是如何成功应对这一挑战的。(4分)解析:第(1)问要从图中看出各大洲不同的生产分工,进而由此判断。第(2)问从每个历史时期全球化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第(3)问从中国发展需要和

14、世界各国发展需要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即可。第(4)问联系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内外政策即可回答。答案:(1)历史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依据:从图片看,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落后地区和国家输出工业制成品,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6分)(2)第一阶段的特点:启动了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四阶段的特点: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影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真正成为了全球化。(6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需要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扩大开放和交往,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4分)(4)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等。(4分)7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