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四)》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228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四)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碳交易是指把CO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2排放权的交易。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需要治理,而治理温室气体则会给企业造成成本差异;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交换,那么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进行交换。由此,借助碳权交易便成为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污染问题最有效率的方式。读下图回答12题。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碳排放量低于消费的碳排放量B发展中国家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一般高于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一般以消费他国碳排放量为主D发达国家消费的碳排放量一般高于生产的碳排放量2在今后的碳交易规则

2、的制订中 ()A以生产的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B以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C以消费的本国和他国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更符合公平性的原则D以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他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信息,如气温的高低,降水的多少等。一旦我们能够确定年轮的确切年份,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读下图回答34题。3若上图中甲乙两树木分别为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的年轮,下列关于图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601890年间该地区气温较1860年之前有明

3、显下降B甲树木生长的年代与乙树木约45年重合C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D乙图中树木约在1900年前后停止生长4关于树木的年轮说法正确的是 ()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B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比表现得更加匀称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窄D厄尔尼诺现象来袭时,致使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从而形成更宽的年轮我国1 000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这里的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 108米。据孙子算经)。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

4、岩组成。右图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示区域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C东北高、西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6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A B C D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据此回答78题。7乙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50 B160 C130 D1008甲处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 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读“中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据此回答911题。9甲国最适合发展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C游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10乙国林地面积比重大的原因不包括 ()A纬度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

5、严酷B地质条件复杂,多沼泽,难以通行C地广人稀,开发较晚D经济落后,需求量小11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丁国国土面积小于丙国丁国山区面积广大丁国干旱半干旱面积广大丁国人口数量大于丙国A B C D近年来大西洋上生成的飓风频繁袭击美国。如图为某科研机构为研究大西洋上的飓风而绘制的“大西洋部分海区日平均由海洋输往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m2)。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A海区的数值可能是 ()A230 B180 C110 D9013导致上题所示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地热 B洋流C太阳辐射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全球海洋pH值变化图”,回答1415题。14根据资料推测,全

6、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B火山喷发的CO2 溶于海水所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D人类排放CO2 溶于海水所致15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材料二假设各国政府的政策从2009年起开始不变,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

7、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图所示。(1)据图说出,目前世界的能源构成及在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2)试简析世界能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3)简述大力发展太阳能的意义。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一2010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降水明显较少,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旱情严重,这对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各地正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缓解旱情,减少损失。材料二2010年一段时间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催生了一系列如“豆你玩”、“油他去”、“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等时下流行的一些网络时髦用语。充满幽默的网络词语,反映了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无奈。材料

8、三2011年的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文件还提到中央要继续不断完善各项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1)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影响我国东部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2)从气候方面说明我国东部地区频繁发生严重旱涝灾害的原因。(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的措施。答案1D2.C3C4.D5B6.D7C8.A9B10.D11.D12C13.B14D15.A16(1)目前世界能源构成以石油、天然气、煤为主,这些矿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使大气产生污染(酸性气体、煤烟等不断增加),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9、(2)能源的总体需求量呈上升趋势;需求更趋于多样化(多元化);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化发展,并最终走向无碳化;(能源的利用造成环境的污染,影响全球气候,)新能源将是未来能源的主体。(3)意义: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会污染环境;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永不枯竭;避免引发能源危机,有利国民经济持续发展。17(1)气候、市场、政策等。(2)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具有季节及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旱涝灾害频发。(3)主要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气象灾害频繁、旱涝灾害频繁等);农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应对的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与调控(完善农业市场机制);加大对农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提供优惠政策)。-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