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2240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相互关系: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标都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可以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不会使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

2、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仍保持着互为支持的战略配合关系。可以说,在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总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相互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

3、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指挥的八路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3)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区域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4)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兵团大会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伏击战,打的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5)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两个战场的作用: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持久战。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