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4年高中历史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2203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4年高中历史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4年高中历史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4年高中历史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14年高中历史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Syzx 1 号2014年高中历史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一、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2、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二、学习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学习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不易掌握)。2、如何结合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高(中)考要求: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一、 预学部分【自主学习】概念解释:“百

2、家争鸣”的含义: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 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或思想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代表本阶级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 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新课知识(一)、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出现原因v 经济上: 崩溃, 迅速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v 政治上: 制崩溃,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v 阶级关系上: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兼并他国,争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3、。)v 思想文化上:从“ ”到“ ”, 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 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2、 历史影响:地位:中国历史上 ,奠定了 的基础。作用: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 ,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 的特点。(二)、关于诸子百家(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完成下列填空)1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含义: ) 如何实现“仁”:对于所有人 对于统治者 ; 教育:首创 ;教育思想上主张 ;学习方法上 文化贡献:续接文明:整理 。 伦理观:性相近2孟子:把“仁”思想发展为“ ”

4、,进一步提出了“ ”的民本思想;伦理观:主张“ ”,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主张施政用“ ”和“ ”;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 观点。主张“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认为万物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观) 孔子 儒学,孟子和荀子改造儒学使儒学成为 。4、道家、法家和墨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代表阶级(阶层)道家老子“道”是万物本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日趋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庄子齐物论;主张精神自由法家韩非子依法治国,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用权、术、势驾驭群臣墨家墨子小生产者(平民百姓)提出疑惑

5、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写下来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思想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民本思想为政以德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恶论此表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什么思想特点?2、以上三人关于“人性”的几种看法,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3、面对春秋战国的社会状况,假如你是其中一员,你将作何打算?(1)我是诸侯:(2)我是百姓:(3)我是学富五车的“士”:(4)我是奴隶主:(5)我是新兴地主:4、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有用的?为什么?【拓展延伸】高(中)考对接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

6、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3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革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在此,庄子A强调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B阐发的根本问题是修身养性C主张建立统一的法治国家 D认为治国要以仁义和道德为主4中国文化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过去有一幅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7、”, 对联倡导的最基本家风是A重视与人为善 B讲究诗礼传家 C注重勤俭节约 D传承荣辱观念5易经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下列不能体现材料中“人文”涵义的是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人是万物的尺度”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6“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这一观点属于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知识结构线路图】百家争鸣:背景-主张-影响三、固学提高1、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 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

8、身份与地位而定, 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 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 按学校规定, 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2、以下关于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其思想主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C孟子、荀子主张实行“仁政”“仁义”,在伦理观上都主张“性本善”D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制理论。3、上图体现了那一派别的主张A儒家 B 墨家 C道家 D阴阳家4、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课后反思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