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3140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 考前回归练兵 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历史复习(考前回归练兵):第17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生版)1.俄国之所以被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依据在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一战带来的危机更为严重 革命力量相对强大 A B C D2.有关十月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C.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D.使俄国立即退出了一战3.十月革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其主要依据是A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 D再次实践证明了巴黎公社政权的先进性4.

2、俄共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政策的主要标志性事件是 A实行市场经济,允许自由贸易 B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C实行按劳分配,取消义务劳动制 D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5.假如俄国的农民伊凡,将自己家里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你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发生于 A.19171918年 B.19181920年 C.19211927年 D.1917年以前6.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7.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

3、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8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是 A人民民主国家 B工农社会主义国家C工业社会主义国家 D无产阶级专政国家9“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政治上造成的后果是 A苏联农业长期停滞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造成大量冤假错案 D阻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10.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下列措施挫伤了农民积极性的是: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11.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 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

4、型的宪法 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12.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的原因和背景不包括A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长 B苏联出现粮食供应困难C斯大林的主观认识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3.斯大林经济模式最本质的特点是 A单一公有制 B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D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14.赫鲁晓夫改革的意义在于 A.结束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D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15.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中,对农民的政策包括A固定的粮食税 B余粮收集制C允许粮食

5、买卖 D实行收购制,并提高收购价格 16.世纪60-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 B.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针 D.民族和宗教矛盾等因素的影响17.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都曾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但执政后期又都出现了较严重的个人专权,根源在于A.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没有触动 B.两人政治声望和威信不断提高C.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D.两人都有较强的权力欲18.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接着,俄罗斯带头发表“主权宣言”,许多加盟共和国也发表“主权宣言”,宣布本国是主权国家,本国法律高于全苏

6、法律。真一现象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D.苏联已不复存在1920世纪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空前严重的挫折,而中国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控制 B中国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C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早20.观察下列人物图,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首任总统是2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2、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

7、.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23、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沙皇村儿童村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西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A. B. C. D. 24、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5、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

8、的行政机构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26、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27、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伴随着戈尔巴乔夫政

9、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蔓延,生活日益动荡。经济和刑事犯罪率猛增,反对党派纷纷成立苏共的分裂趋势日益严重,领导层内部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请回答: 材料中提到的三个口号,是根据戈氏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这个理论是什么?这个理论的根本错误在哪里?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29.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年份产品项目1913年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追加数实际完成数(1932年)煤(万吨)291035506800

10、75006440石油(万吨)9201160190022002100生铁(万吨)42033880010001700616钢(万吨)4204309301040592汽车(万台)0.0710202.93拖拉机(万台)0.135.5174.89铁路(万千米)5.857.698.898.18棉织品(亿米)25.8226.78576226.94说明:1928年,苏联公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方案,即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也称最高方案)。1930年,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对五年计划的几项重要指标作了修改。“一五”计划原定1933年9月底完成。1932年底,苏联宣布提前完成。回答:(1)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方案和后来的实际完成情况看,哪个方案更符合实际?(2)从图表可以看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的情况如何?(3)联共(布)十六大追加的产品指标完成情况怎样?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