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9339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咸阳百灵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一)高一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后面的答题卡上)1.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夏王朝正式建立,出现这种“家天下”的制度不是() A. 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B. 阶级对立的产物 C. 历史的进步 D. 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2.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 周王 B. 鲁国国君 C. 卿大夫 D. 士3.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 世袭制 B. 民主选举首领 C. 嫡长子继承制 D. 分封制 4.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的纽

2、带是()A. 等级关系 B. 政治关系 C. 臣属关系 D. 血缘关系5. 分封使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A.“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B.“周天子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D.“诸侯周天子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6.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7. 据班固汉书. 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 B. 秦朝每县掌治100个亭C. 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100

3、个乡 D. 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朝制度8.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据此,秦汉实行()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郡县制 C. 察举制 D. 监察制度 9. 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A 封邦建国 B 王权至上 C 王位世袭制 D 宗法制10. 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这表明( )A 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 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 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 宗法制度雏形初

4、具11. 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葬费、“告饥”“求车”。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 )A 周王室日趋衰微 B 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C 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 D 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12. 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13. 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A 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 B

5、 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D 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14. 礼记中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 )A 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B 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C 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D 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15.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16. 在秦代,

6、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A 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 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 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17.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A 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 B 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C 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8.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

7、定 B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9. 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在此,“制度的重新构建”指()A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 B 重新确立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族关系C 巩固华夏国家的礼制 D 提倡自由平等的观念20.“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8、分封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A B C D 21. 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A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B 地方对皇帝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C 是否与封国制并存D 郡县长官在所辖区内享有世袭统治权22.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和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国家统一与巩固A B C D 23. 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御史制度

9、D 郡县制度24. 秦朝时,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下列对该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A 继承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B 削弱了皇权C 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取消D 使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皇帝独揽大权25.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9%;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 8.2%。这反映出当时()A 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 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C 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 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26. “(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

10、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 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 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 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 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27.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28.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削弱了中央集权 B 激化了社会矛盾C 打破了世袭特权 D 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29. 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汉朝的刺史C 唐朝的节度使 D 宋朝的枢密使30. 从

11、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 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B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D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单项选择题答题卡填涂处】1.ABCD 6.ABCD 11.A BCD2.ABCD 7.ABCD 12.ABCD3.ABCD 8.ABCD 13.ABCD4.ABCD 9.ABCD 14.ABCD5.ABCD 10.ABCD 15.ABCD16.ABCD 21.ABCD 26.ABCD17.ABCD 22.ABCD 27.ABCD18.ABCD 23.ABCD 28.ABCD19.ABCD 24.ABCD 29.ABCD20.ABCD 25.ABCD 30.ABC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6分,32题16分,33题8分,共40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