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8086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总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小题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根基正 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2、如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等级乐队乐舞王四面八佾诸侯三面(缺北面)六佾卿大夫二面(缺北和东)四佾士一面(只有南面)二佾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说

2、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C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 3 次,朝贡齐国 11 次,朝贡晋国 20 次,朝贡楚国 2 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宗法制已完全崩溃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分封制逐渐瓦解4、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诸侯纷纷勤王的义务缘自()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君主制5、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 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 A仅男子可参与科举制B

3、强调门第出生的九品中正制 C血缘维系的宗法制观念D皇帝任命下的郡县制6、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 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7、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

4、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建立了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8、如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9、“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 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10、秦统一后,并没有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而是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地方行政

5、体制的最高机构是()A行省B州C郡D县11、有人在评价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说:“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 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下列对此制度的说明正确的是() A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利于地方自治B隋唐实行科举制后促进了社会公平 C秦朝推行的郡县制维护了国家统一D明清加强皇权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12、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 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 23 个儿子和 1 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血缘分封的长 期存在说明了( )A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B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C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

6、推崇D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13、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 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A魏晋南北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4、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 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 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B加强专制皇权C发展地方经济D扩大统治区域15、明朝的内阁距皇帝寝宫有 1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这一变化过程, 主要反映了()A皇宫建筑布局更趋合理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政府行政

7、效能不断提高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6、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 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A明代的内阁制度B唐代三省制 C元代行省制度D汉代中外朝制度17、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 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 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A极具机密性B参与军政决策C办事效率高D办理军政要务18、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

8、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 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A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B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C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D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19、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 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 一套沿用 2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 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 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9、)A1B 3C2D420、清朝军机处设置之初“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其职能是() A辅佐皇帝,主导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训练将士,率兵征战D监督官员,整顿吏治21、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 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 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A太平军B洋务派C八国联军D义和团22、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 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

10、称的。”他所描述场景发生于( )A抗日战争期间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C鸦片战争期间D义和团运动期间23、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24、1938 年 7 月 5 日,毛泽东等向国民参政会提出建议:“武汉成为敌人急切窥觎的目标, 因之,我们认为最急迫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保卫武汉与取得第三期抗战的胜利”。这表明了()A中共和国民党合作抗日B日军企图占领淞沪地区 C抗战

11、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中共准备发动武汉会战25、1937 年 9 月,蒋介石发表讲话,提出“对于国内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 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诚接纳,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 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革命之 使命。”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表明了国民党抗日的决心B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C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国共两党的抗日路线一致26、中共郑重宣布:“(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 实现而奋斗;(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 取消

12、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国共以三民主义为基础,进行第一次合作 B大敌当前,国共放下前嫌,合作抗日 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D抗战胜利,中共为和平建国做出让步27、1936 年 9 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 召集由普法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该声明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8、抗战时期,八路军发动了一场重大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专门发 来贺电:“贵

13、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据此,你认为此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29、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 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 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B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30、2015 年 12 月 13 日,为第二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在研究“南京大屠杀

14、”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B.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 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第 31 题 14 分,第 32 题 14 分,第 31 题 12 分,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4 分)。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 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三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 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 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 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 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2 分)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2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 (3 分)?汉武帝 添加的“软件”又是什么(1 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