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789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隆回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隆回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隆回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隆回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隆回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隆回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隆回县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下期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卷历史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2.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地方,否则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央视公益广告回家的路,展现了扎根于中国人心底的回家过年情结。与这一现象联系最为密切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A;世袭制是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的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题干信息“回

2、家过年”反映的是人们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团聚,这与宗法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故选D。2.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郡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可知该官职应该属于监察官员,按照秦朝的官制,只有御史大夫属于监察官员,负责监察百官,所以此官职应是御史大夫,故答案为C项。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排除A项;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排除B项;郡守为地方行政长官,排除D项。3.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

3、,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 便于对权力进行约束D. 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政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官员不入酒肆”否则会受到相应处分,可知该规矩是在对权力进行制约,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中的“遏制了”错误;宋朝是君主专制社会,不会形成严密反腐机制,排除B项;D项中的“有效地”表述错误。4.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清朝前期以

4、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以武立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就已经实现了六部分掌行政权力的局面,清初贵族利益的代表机构为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无关,内阁权力的削弱主要是由于南书房和其后军机处的设置,所以A、B、C说法不正确,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军机处的设立5.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重要客观条件是A. 山川B. 海洋C. 河流D. 森林【答案】B【解析】【详解】西方文明发源于古

5、希腊文明。材料“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说明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和兴盛以海洋为依托,可见古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故选B;材料没有揭示山川、河流和森林与古希腊文明的关系,故排除ACD。6.“法典化来源于对法律的普遍性和系统性的追求的冲动,这种追求的成功实现的前提在于人们承认人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理性,依据它人类能够认识、解决法律中的问题,从而最终获致法律的完美状态。”这最适合于评价()A. 卡拉卡拉敕令 B. 十二铜表法C. 阿奎里亚法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法典化”“普遍性和系统性”“最终获致法律的完美状态”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

6、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为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D项正确。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阿奎里亚法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7.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A. 法律至上B. 分权制衡C. 责任内阁D. 虚位君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7、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体现的是法治之上的原则。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限制王权8. 1791年至1870年,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1875年宪法颁布以后,尽管多党制下的内阁变换不断,但宪法频繁变更的现象已经改变。这是由于A. 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B. 1875年宪法保障了人权C. 国际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D. 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体频繁更替的主要

8、原因是: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斗争激烈,反映的是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势力的发展不足,在法国历史上1875年所确立的是第三共和国,故A项错误;1875年宪法在人权保障上不完备的(众议院中妇女、军人无投票权),故B项错误;影响法国政权的主要势力是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君主派,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力量,有效的维护了共和政体,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9. 近代欧美国家在承接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公民民主与法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两大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其基本原则是A. 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 平等

9、、天赋人权C. 民主、人民拥有普选权D. 分权制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近代欧美国家构建的两大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它强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由不同机构行使,要求权力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故D正确;A、B、C表述的不是基本原则,故A、B、C错误。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近代民主政治特点10.长江边的静海寺内有一尊1.842米高的铜钟。每年8月29日,南京市民都要在此举行撞钟仪式,以牢记历史,警示后人。与该钟有关的历史事件可能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南京大屠杀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见证了中国近代史耻辱的开端。静海寺内悬挂着一尊高1.842

10、米的大铜钟,每年8月29日”结合所学,1842年8月29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故符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到1860年,而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实践均不符,排除。故排除ABD,选C。1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其根本原因是()A. 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C. 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争夺 D. 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者都是由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而无法实现,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如资政新篇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与时代潮流一致的;BC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11、。考点:对太平天国纲领文件的评价点评:解答本题须运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理解,除此,还有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12.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国耻”是指()A. 清政府中国战败 B. 辛丑条约C.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D. 慈禧太后出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国耻”应是指外来的侵略活动,根据时间20世纪,可判断出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故B项正确。考点:辛丑条约的性质点评: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再现的能力,往往这类型的解答须抓住事件或事物的特征及时间、地点等信息。13.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

12、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故正确;五四运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这也反映了爱国主义和变革社会的精神,故正确;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与五四运动无关,故错误;五四运动发展过程中,主要力量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故正确。故组合正确

13、,故选A。14.1937年,一个日本记者目击了日军的暴行。他写道:“码头上到处是焦黑的死尸。一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有五十到一百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寂静,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该日本记者目击的是A. 日军在旅顺对当地居民的大屠杀B.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骇人听闻罪行C. 日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D. 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的南京惨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分析的出这是指的南京大屠杀的事件。故选C。A项是在甲午战争期间;B项是在1900年进行的;D项是在1927年。ABD均与材料中的时

14、间不符。考点: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1937年到1945年间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在日军侵华的过程中,1937年日军发动了惨烈的大屠杀,杀死南京同胞30余万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具体知识如抗战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等需要掌握。15.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A. 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 大别山地区C. 豫皖苏地区D. 中原地区【答案】A【解析】解放战争第二年,国民党改变全面进攻,实行重点进攻,主要是山东和陕北地区,故A正确;B和C是战略反攻地点;D是全面进攻地区。16. 有人指出“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

15、驻北京,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据此判断A. 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B. 清政府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C. 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D. 清政府极力地维护国家主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可以看出,清政府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思想,实际上缺乏近代外交意识,故本题选择A项;B中民族观念没有体现;C与材料中意思相反;中没有提及维护主权问题。【名师点睛】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割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