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7448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高一年级第4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总60分)【题目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 农具B. 礼器C. 食具D. 货币【题目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河北B. 湖南、湖北C. 山东、山西D. 广东、广西【题目3】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 官名B. 爵位C. 谥号D. 行业【题目4】在中国古

2、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题目5】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文官任知州B. 设三司使C. 设枢密院D. 施行将兵法【题目6】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题目7】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之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

3、个制度是( )。A. 郡县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题目8】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谅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枣宜会战【题目9】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4、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题目10】“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 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 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题目11】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

5、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 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题目12】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 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B. 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C. 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D. 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题目13】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

6、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题目14】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 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 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 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 属于

7、自上而下的革命【题目15】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 )。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题目16】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B. 资产阶级已被消灭C.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D. 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题目17】“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

8、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一国两制”的提出B. “九二共识”的确定C. 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 中国国力的强大【题目18】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 苏联已经解体B. 两极格局濒于瓦解C. 中美关系好转D. 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题目1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

9、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A. 一般来说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B. 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犹豫不决C. 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位置D. 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根源于自身安全和国际局势【题目20】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 努力构

10、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题目2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题目22】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 城邦公民的平等B. 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 共同的宗教信仰D. 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题目23】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

11、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 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 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 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题目24】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 政治体制的产物B. 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 频繁改革的结果D. 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题目25】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

12、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题目26】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 )。A. 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B. 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C. 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D. 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题目27】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

13、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题目28】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题目29】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

14、“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题目30】“罗马人认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定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据此分析,罗马人认识的“自然法”是( )。A. 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B. 罗马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C. 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D. 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题目31】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中发言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

15、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 国王仍保留某些名义权力【题目32】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 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 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题目3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