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716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奉新一中2021届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1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A尧承禹位 B禹建夏朝 C禹死启继 D伯益继位2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 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3.鼎(上图)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鼎,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

2、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地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A既有家族等级关系,又有家族血缘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6.周朝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礼乐制7、与分封制不同,宗法制主要规定了权利和义务的 A.分配问题 B.继承问题 C.履行职责 D.范围权限8、周初实行分封制

3、的目的是 A封邦建国,防御狄夷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以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巩固周朝统治 9.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 C母亲的族姓 D所在地方的地名10.“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中“礼”主要指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贡赋11. 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12. 西周的分

4、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13.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维护国家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 D加强民族团结14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实行 C察举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15.下列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是A西汉设立中朝 B唐设三省六部 C北宋设置通判 D清朝设军机处16.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17.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

5、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适合做这篇论文题目的是A. 明清君主专制 B古代中国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1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 汉.宋.明 C.秦.元.清 D. 秦.唐.明19.隋唐

6、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 分散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B 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有利于选拔人才20.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 B. C. D. 21.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据你猜测,这是说唐太宗的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22. 右图显示的是中国古代某王朝在青藏高原没置机构加强统治。这个朝代是A秦朝 B唐朝 C元朝

7、 D清朝23.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宋代24首创于隋朝的科举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25.我国封建社会宰相制度确立和废止的朝代分别是A.春秋、元朝B.秦朝、清朝 C.西汉、清朝 D.秦朝、明朝26、元朝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行省27.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8、,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28、我国内阁决策制度形成于 A明太祖 B明成祖 C 清顺治 D清康熙29、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根本上是 A. 因为宰相胡惟庸“谋危社稷” B. 地方上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 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D宰相之职可以由六部替代30.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部分后,不难看出秦朝以后中央机构分工的突出特点是A保证了贵族的特权垄断地位 B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统治C儒家思想长期影

9、响政治形态 D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强皇权并重二、非选择题(第31.32.题各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材料三 图三 文渊阁 图四 军机处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在材料三中图三内开始设置内阁是在谁(皇帝)的时候?图四的机构又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4分)(4)综合以上

10、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4分)32阅读材料:(20分)材料一 :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至东汉末年封建统治者不断补充健全岁举孝廉的有关规定,察举标准为“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宰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后汉书左雄传)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材料三 : 隋炀帝能够在

11、传统取士科目之外创设足以开启新局面的新科目,无论如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材料四 : 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皆朝廷统一部署下,以按科取士、考试进用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度。徐连达、楼劲汉唐科举异同论请回答:(1)科举制形成之前,我国各封建朝代选用官吏曾采用过哪些制度?(3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官制的基本特点(3分)。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西汉时期的主要作用。(4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汉代官制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对后世有何不利影响?(4分)(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隋炀帝所开设的“新科目”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有何意义”?(6分)2021届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BCBDBBDB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