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课时作业 大纲人教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652705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课时作业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课时作业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课时作业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课时作业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课时作业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课时作业 大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5讲 课时作业 大纲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沅江模拟)19世纪末,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历史关头,戊戌变法运动得到了后人的肯定,主要是因为它()要求救亡图存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A BC D219世纪末,康梁维新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3(2011乌鲁木齐地区高三诊断性测验)“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梁启超这段话指的是()

2、A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B奖励创造发明C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D准许设立报馆4(2011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意识形态层面的转变,这反映出()封建统治者进行制度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日益成熟中国人民的日益觉醒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A BC D5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引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B戊戌变法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C戊戌变法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制度D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宣告维新思想的结束

3、6(2011安徽皖南八校)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71900年7月14日,天津陷落,八国联军侵略者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侵略者成立的殖民统治机构是()A联军委员会 B“华尔洋枪队”C都统衙门 D占领委员会8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

4、俗称“三不管”。这本质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9(2011长沙模拟)右图为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中国古代天文器“浑仪”。1900年的庚子之变中,浑仪曾被侵略者掠往海外,1920年才归还。当年这场战乱所造成的恶果是 ()A中国的领土所有权进一步沦丧B中国完全被西方列强所瓜分C中国内地被置于列强军事控制之下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10“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1抄本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某抄本中

5、有这样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A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B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C反映了维新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12(2011天津模拟)坐落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吕祖堂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现为义和团运动纪念馆。后殿陈列有当年使用的传单和神牌上供奉着宋江、燕青等名号,显系效法梁山好汉。这表明()A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起义B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侵略斗争C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醒的认识D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二、非选择题(第13、14题各20分,共

6、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随着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

7、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全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可待也。”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的主张及地主阶级走过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梁思想的核心内容。(4分)(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8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

8、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材料二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材料三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

9、”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6分)(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10分)(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4分)答案与解析1解析: 本题以“后人肯定戊戌变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探究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应把其放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去。都是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并且在当时具有进步性,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提倡君主立宪制度而非民主共和制度,故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我们在备考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多从近代化和文明史观角度分析、归纳问题。答案:C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

10、的能力。解题时应逐一弄清材料的含义。A项是洋务派的思想,C、D两项是革命派的思想,B项符合题意。答案:B3解析:由材料中“得直达于上”可以看出人民可以上书皇帝,改变了过去那种无法表达自己愿望的状况。答案:C4解析: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即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其中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学西方的技术而不革新落后的制度,故错,排除含有的A、B、C三项。答案:D5解析: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但却是君主立宪思想,并不是民主共和思想;戊戌变法前人们通过维新思想的宣传已经了解了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最终虽失败了,但维新思

11、想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而在近代中国形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答案:B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和基本主张。材料的核心意思为反对像法国一样的暴力、流血革命。A、B与题意相反,材料未涉及民主共和内容,故A、B、D均应排除。C项的表述与题意一致。答案:C7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八国联军侵略者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的机构是都统衙门。答案:C8解析:本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租界”、“地方当局”以及“本质上反映”等信息。天津老城南门外出现“三不管”地带,是指租界和地方当局均不管理,由题干中的“租界”反映出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近代天津城市的半殖民

12、地半封建性。答案:C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确“1900年庚子之变”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答案:D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诗中“瓜分豆剖燃眉急”说明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扶清灭洋树大旗”、“农民阶级志不移”很明显地说明此历史事件指的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答案:B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关键词“弟子”“遍地草木化成兵”“仙人艺”“灭洋人”等,可以看出这些口号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反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要求,同时也暴露了盲目排外的局限性。分析四题肢

13、,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天津是当年义和团运动的中心之一,保留着大量义和团运动的遗迹和文物。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但并不以推翻清政府为目的,不是起义,故A项错误;B、D两项虽然本身与史实相符,但与题干中提供的材料没有关系,故排除;义和团供奉宋江、燕青等名号,实际上是“扶清灭洋”这一口号的体现,这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清醒的认识。答案:C13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2)问解答的依据是材料,要注意回答问题的概括性和完整性;第(3)问应根据两次运动的特征,结合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答案:(1)主张:学习和引

14、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独特道路:先军工、后民用;先重工业、后轻工业。(8分)(2)定宪法,开国会,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政体。(4分)(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8分)14解析:第(1)问可以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40年3月”进行了分析“当前局势”,从材料中“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分析,可知英国希望所谓的“关系改善”是指通过“和约”形式打开中国的大门,加紧对华商品输出。第(2)问从“瓜分”二字入手,可知时间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然后判断当时中国发生的大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等,最后综合分析。第(3)问从林则徐禁烟到中外反动力量勾结共同镇压人民运动到成为列强代理人方面分析。答案:(1)“当前局势”指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原因: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6分)(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列强由企图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分)(3)变化:清政府由抗击列强的侵略到与列强勾结,再到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分)- 8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