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6907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枣强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家天下”的局面是在A. 夏禹时代 B. 夏启时代 C. 周武工时代 D. 周公旦时代【答案】B【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建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家天下”的局面。2.2.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

2、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西周期,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女儿的继承顺序较儿子后,甚至没有继承权,根据图表,是嫡系,并且是长子,故选C。3.3.“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兼单,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 皇位世袭 B. 家天下 C. 君权御授 D. 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陛下”以前是通称,到秦以后,为皇

3、帝一人专称,这说明皇权至上,处于独尊地位,故正确答案为D;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结合皇帝制度的内容分析解答。4.4.贵族政治下,贵族御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官位不能世袭,于“流官”。中国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确定于A. 分封制的实行 B. 宗法制的实行 C. 郡县制的实行 D. 科举制的实行【答案】C【解析】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封地,衣食,官位不能世袭,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

4、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从贵族政治变成官僚政治,C正确;ABD不是中国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的标志,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官僚政治下,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官位不能世袭”,结合郡县制的知识分析解答。5.5.某朝皇帝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并由皇帝亲自考试,内容有四项:“朕之不德,史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这是指A. 秦朝时期军功爵位制度 B. 汉朝时期察举制度C.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可知该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并且由“举贤良

5、”可知,是西汉时期实行的察举制,B正确;秦朝、隋唐时期没有诸侯王,排除AC;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不符合“举贤良”,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判断得出是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再结合“举贤良”联系汉代的选官制度分析解答。6.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

6、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因此国家要在关中一带进行大规模屯田,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外进行大规模屯田”,结合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知识分析解答。7.7.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A. 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B. 体现了宋统治者的虚伪C. 突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D. 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吸取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权力太大,武人粉墨登场,纷纷称王称帝的教训,赵匡胤自己也是这样黄

7、袍加身的,所以采取了偃武修文的国策,材料体现了宋代的重文轻武的观念,故选A;材料无法反映宋统治者的虚伪,排除B;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对“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解读,结合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进行思考。8.8.从秦汉到明清,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措施与之无关的是A. 汉朝中外朝制度B. 唐朝三省六部制C. 明朝废丞相、设殿阁D. 清朝议政王大会议【答案】D【解析】汉朝中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明朝

8、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清朝议政王大会议是由议政王共同决定国家军政事务的制度,皇权受到限制,D与君主专制加强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与之无关的”,结合所学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知识分析解答。9.9.1728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士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对改上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A. 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B.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

9、疆的统治C. 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D. 增加了叛乱因素【答案】B【解析】改上归流政策打击了土司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正确,D错误;改上归流政策稳定当地社会秩序,促进了西南地区封建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AC错误。10.10.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A. 是一场屈辱战争B. 是一场反封建战争C. 破坏了

10、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D.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答案】D【解析】材料中“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可知材料中的战争是指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为了对外输出商品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英国在侵略中国的同时,也传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D正确;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屈辱战争,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并没有反封建,所以B错误。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信息是“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结合鸦片战争的

11、影响进行思考。11.11.丘蓬甲的诗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首诗写于哪件事发生后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从此,日本开始了对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B正确;ACD与“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联系所学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解答。12.12.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

12、统治中的工具A.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B. 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C. 清政府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D.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答案】C【解析】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只能体现出中国政府机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排除A;清政府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军事要地,反映出了清政府沦为列强看管的对象,成为列强控制的工具,排除B;严禁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严惩反帝斗争的官吏,反映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巩固他们在华的侵略权益和利益的工具,最能反映出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C正确;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这主要体现

13、的是洋人已经在中国成立了国中之国,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排除D。13.13.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A. 卢沟桥抗战B. 淞沪会战C. 太原会战D. 台儿庄战役【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于 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

14、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计划,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均与材料三所述不符。 14.14.下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A. 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必自毙B.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C. 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D. 日本侵略势力付出了沉重代价【答案】B【解析】漫画中表现了军民共同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寓意,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全民族团结一心,形成强大的抗战力量,终将会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B正确;漫画中没有涉及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中国抗战的正义性的相关内容,排除AC;漫画也只是表明中国军民共同抗战,将会使日本侵略势力付

15、出代价,不能直接得出日本侵略者已经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一结论,排除D。15.15.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A. 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 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C. 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A【解析】由题干关键词“当地流传”、“到山麓”、“妹莫忧”、跟随天军去打仗”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故A正确;材料没有比较太平军与清军力量对比,故B错误;土地平均分配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太平军的群众基础,不是说顺应历史潮流,故D错误。16.1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指的是A. 金田起义 B. 天京变乱 C. 北伐西征 D. 天京陷落【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煮豆燃萁”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