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6600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省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省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省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中历史《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合作探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怎样的特点? (2)有人说:“新经济政策这允许部分资本企业由国内外资本家经营,这是在发展资本主义。”你是怎么认为的?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最本质的区别? (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有何体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

2、课堂训练】1列宁说:“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对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2、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3、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3、。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实现国家工业化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4、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是 ( )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A. B. C. D.5、1941年希特勒发动突袭后,苏联只用8天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说明 (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课后练习】1、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

4、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A B C D2、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3、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

5、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 (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自由放任4、西方一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必须有计划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进而避免了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避免了毁灭一切人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经济模式是( )A斯大林模式 B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C美国凯恩斯经济模式 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5、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所持的是怀疑态度,而1934年第二次来到时,他对

6、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说这句话的主要着眼点是( )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B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D苏联与西方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材料二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材料三 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行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经济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有何启示?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