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652650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 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 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新史观、历史概念、历史文化常识综合能力检测第I卷(选择题)1.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显示了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也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谈判,英国选择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选择的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最主要的需要,上海符合这一需要的因素有 ( )上海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城市 上海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 上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临近富饶的江浙地区A B C D2.在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C年号、尊号、庙号

2、 D尊号、谥号、庙号3.以下是流行在我国不同时期的歌曲的歌词,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 公社是朵向阳花,社员都是藤上的瓜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德国“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德国“考问世界”的史实是A.提出九十五条论纲 B.创作第九交响曲C.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5.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

3、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C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6.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与文明特征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毫无关系 B前者决定后者 C后者决定前者 D前者影响后者7.中国史学界“两司马”的代表作既是重要史料,又是文学名著。两书记载的重合时期应为A从三皇五帝到西汉武帝 B从战国到西汉武帝C从西汉武帝到北宋神宗 D从战国到五代十国8.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

4、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9.一种理论,恩格斯认为:“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列宁则说它“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该理论提出的社会价值在于A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B最早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C启迪人们理性思考并加速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来临D彻底打破了人类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自尊10.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

5、。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A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B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D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11.2010年10月,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在对100个“最中国”汉字进行的归纳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字:耕、禾、农、家、田、丝、工B包容中国哲学宗教的字:儒、道、佛、悟、戒C体现国家情怀的字:中、东、北、土、九、鼎、国D代表儒家文化的字:和、社、空、德、法12.近代史学术界对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争议颇多,研究资料也是种类繁多。下列材料中有助于接近历史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

6、章 B评李鸿章的反动言论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李鸿章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13.“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史学家戴逸评价康乾盛世的主要视角应是A古今的历史变迁 B政治经济的互动C中外的历史比较 D民族意识的消长14.周谷城学术精华录中说:“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对立C广义历史与狭义历史的关系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15.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而深感自豪。伊拉克人的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A

7、BCD16.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较为恰当的是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中国自身特点是决定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C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应注重从内外双重因素综合展开。D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1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科考取士使得)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

8、一次大集合。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而边区远陬,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向上之新活力。”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科考取士有利于全国各地人才的汇集 B科考取士有利于促进文化交融与传承C科考取士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群体交流 D科考取士有利于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18.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的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

9、“革命”定义的有( )辛亥革命 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邓小平改革开放A B C D19.胡适说:“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这两句话真是中国史学的大仇敌。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很少人能够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朝代的兴亡,君主的废立,经年的战争,这些大事,在我们的眼里渐渐变成小事了。史记里偶然记着一句奴婢与牛马同栏或者一句女子蹑利屣,这种事实在我们眼里比楚汉战争重要的多了。”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民族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文明史观 D.社会史观20.亨廷顿认为,在文明的冲突中,欧洲和美国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

10、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根源于经济格局多极化 B基于单一文明的政治格局更有利于世界和平 C美国单极化的目标构建带来文明的冲突 D多元文明的对话有利于构建稳定的世界秩序21.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下列对莫言作品典型特征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A重在对社会的写实和对生活的再

11、现 B以“魔幻”手法开辟小说创作蹊径 C借助“怪诞”手法深刻表现现实 D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22.下表是某国的人口与土地面积的统计,这是哪一个国家的统计表?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23.亚当斯密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下列思想与之相似的是“兼相爱、交相利” 社会契约论 “一国两制” 共同富裕ABCD24.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

12、)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25.鲁迅先生曾说:“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兴国的历史”。对先生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排日是不对的,应该学习日本B主张国人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C反对狭隘民族主义D对人民的爱国热情要正确引导第II卷(非选择题)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欧洲人民的下一次的起义(编者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他们下一阶段争取

13、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选自马克思1 853年6月著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二 “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因为在东方各国我们经常看到社会基础不动而夺取到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不断更迭的情形。中国是被异族王朝统治着。既然已过了三百年,为什么不来一个运动推翻这个王朝呢?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色彩,但这是一切东方运动的共同特征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不知道自己负有什么使命。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对民众来说比对老统治者们来说还要可怕。他们的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毫无建设性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选自马克思186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