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 人教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6526489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 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历史题例研究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其最大的后果是A.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B.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形成C.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D.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2.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秦始皇以史为鉴而采取的措施是A. 推行郡县制 B.焚书坑儒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3.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

2、撞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4.三省六部制对今天也具借鉴意义,主要在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任用C.分工合作与制约,提高效率 D.独立决策与群体监督5.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影响深远。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英雄的价值观明显来自A. 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6.小李同学制订了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历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其中错误的是 努尔哈赤与八旗制度 朱熹与私人书院 马可波罗与中国 张居正与一条鞭法 金瓶掣签制度A. B. C. D. 7、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A.蒸汽机 B.火车

3、C.汽车 D.轮船8.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C.“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D.“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9.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最主要的原因是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泛传播C.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夺权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10.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最重要的政治观念是A.提倡科学,反对愚味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11.故宫的称呼始于1925年,顾名思义就是“过去的皇宫”,与此称谓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4、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袁世凯逼宫 D.冯玉祥北京政变12.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均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A.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B.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化的基础 D.帝国主义的阻挠13.“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东北三省沦亡,民族危机加深 B.日本侵略热河、察哈尔等地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将华北变为其殖民地 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14.建国初,在实践上和中共七届二中全

5、会的有关党的建设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是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镇压反革命 D.“三反运动”15.1962年,邓小平在七千人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加强民主集中制,抓好经济工作。这主要是针对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农村中的“左”倾错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D.反右倾斗争1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中国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的话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够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主要原因是 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农民拥有更多生产支配权 变以农业为主到以非农产业为主 农民可优先获得劳

6、动产品A. B. C. D.17.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同的重要贡献是A.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思想 B.对当时的社会发展阶段作出了科学的认识C.及时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 D.实现了全党政治思想的高度统一18.“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取决于他们自己”“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个人身上”“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这些语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A.专制主义 B.人文主义 C.马基雅维利主义 D.人民主权说19.从法国大革命的进程看,“热月政变”并非是反革命政变,其依据是A.热月政变是资产阶级发动 B.热月政变后,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果得以维护C.热

7、月政变结束的是罗伯斯庇尔的专制统治 D.热月政变结束了法国的王权统治20.对英国19世纪推行的“势力均衡”政策的正确理解是A.英国与欧美等大国实力保持均等 B.英国与欧洲大陆某一国实力均等C.保证欧洲大陆有两个实力均等的国家,防止一国称霸欧洲大陆 D.保持欧洲各国实力均等21.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的相似之处是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 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经济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A. B. C. D.22.某同学在查阅美国总统选举资料时,查到一段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词:“ I pledge you, I pledge myself to

8、 a new deal for the American people.”请你判断该总统可能是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23.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持续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失业人数大减,物价趋于稳定,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表明A.资本主义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 B.科技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C.科学技术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 D.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解决 24.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A逐渐形成美苏争夺霸权的局面 B.美国推行“冷战”政策C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D.形成美苏为首的两大

9、阵营对峙局面25.亚洲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东南亚经济的最大弊端是A.产品缺乏科技含量 B.亚洲缺乏内部的统一市场C.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D.严重依赖欧美等外部市场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9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南北户数增减的演变时代北方户数南方户数南北对比(南方所占%)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唐(天宝元年,742年)宋(元丰三年,1080年)明(隆庆六年,1572年)965万493户459户344万111万257万830万650万103343644654 陈正

10、祥中国文化地理材料二 历史词典上记载的东汉历史人物100人,知道哪里人的共95人,其中北方人82个,南方人13个。曹魏人才济济,都是北方人;吴蜀的人才,基本上也来自北方。据万斯同编的东晋将相大臣年表,东晋的15位尚书令,北方人占了12位;40位尚书仆射中,北方人占30位,31位吏部尚书,北方人占了24位。 中国文化史读本材料三 北宋的词家,多数产于南方;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便全部都是南方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来源于江南或其周边。南宋的辛弃疾、陆游、范成大、刘亮等,词的造诣亦高,其中除辛弃疾外,都是南方人。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材料四 明朝科举,南方人中

11、进士的十倍于北方,以至于不得不采用南北分卷制,以勉强维持南北人数的均衡。有清一代,江苏状元约占全国一半,而苏州状元又近乎江苏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著名学者,包括先进思想家和乾嘉考据派,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 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请回答:西汉时期,人口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的原因是什么?(2分)宋朝以后我国的人口分布与汉唐时期相比,发生了怎样明显的变化?(2分)说明了什么?(2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四中提到“有清一代先进思想家“,请列出明末清初一位进步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3分)分析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3分)27阅读下列材料: 背景材料 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原

12、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2005年10月26日因病逝世。材料一 荣氏家族,是20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工商业家族。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 保兴面粉厂,后又开设纱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材料二 1937年,年仅弱冠的荣毅仁开始辅助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庭企业的代表。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材料三 连续三年的福布斯中国大陆

13、富豪排行榜上,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都始终稳稳地坐在前三甲的位置,从2002年的7.8亿美元,到2003年的8.5亿美元,再到2004年的14.9亿美元,仅隔两年,财富几乎翻了一番。荣氏家族这一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迎来了一个新的飞跃。 上述材料均摘自2005年10月27日武汉日报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怎样改造的?(3分)为什么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2分)分析“荣氏家族迎来了一个新的飞跃”的主要原因。(2分)28阅读下列材料:世界近现代史上,德国曾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60年代三次崛起。材料一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主神向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