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试题(Word可编辑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6525584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试题(Word可编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试题(Word可编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试题(Word可编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试题(Word可编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试题(Word可编辑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文档_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综合试题(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鸦片战争前的四十年,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对其恶果叙述不正确的是A严重危害了清朝的统治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C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市场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起来2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言:“向时纹银每两兑钱千已难,今则每两兑至千又六百。”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丁银税增加B官场贪污成风C封建经济衰落D鸦片输入激增3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中国的大门被打

2、开B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C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一种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同西方展开“商战”保护本国利益C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D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5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 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协定关税D领事裁判权6.1842年,“天朝上国”惨败于英国的根本原因是A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于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B君主专制政体落后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C清政府的“闭

3、关锁国”政策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D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英国7阅读下列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说明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年 代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正当贸易货物总值(万英镑)969 2305179114461574250410612216A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B.鸦片走私泛滥,抽走大量资金C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D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8咸丰统治时期与道光统治时期对比,明显的区别是A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B封建经济逐步地解体C学习西方思潮日益深入D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9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

4、在运动规模空前巨大反封建同时反侵略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BCD10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抵御外来侵略C探索救国道路D发展资本主义11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大国农民运动的要求ABCD1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侵华规模B增加通商口岸C要求在中国自由贸易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3标志着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化的事件是A1861年辛酉政变B总理衙门的设立C

5、洋务运动的兴起D外务部的成立1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B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C兴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15下列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政局变化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B皇帝失去了控制国家的实权C中外关系出现暂时“和好”局面D国内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16下列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B外商操纵中国出口商品市场C自然经济在中国已不占主体地位D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李鸿章说:“自秦政

6、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18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A李鸿章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B李鸿章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C李鸿章找到了工业生产规律D洋务运动的重心转移19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的路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态度不同B社会背景不同C政治主张不同D阶

7、级属性不同20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D西方列强的破坏21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A由封建地主、商入转化而来的B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C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力量薄弱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22中国无产阶级产生早于民族资产阶级,其决定因素是A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洋务派属于于地主阶级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受外商企业和洋务派办厂的刺激B由鸦片战前资本主义

8、萌芽发展而来C是中国社会开始走向近代化的标志D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24下列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欧美列强也都享有的是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ABCD25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后的实际结局是A仍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B为俄德法三国瓜分C中国领土主权得到维护D俄国的势力不断扩大26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最深刻地表明了A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在中国行不通B中华民族富有反抗精神,帝国主义不能C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

9、阶级领导D封建统治的腐朽27“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B表明美国承认列强在华特权C可使美国在华获得权益居列强之首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28“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B民族资产阶级参预政权的强烈愿望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29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C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30下列关于维新思想的

10、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B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C它在中国具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D它是一股进步的、爱国的民主思潮3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在于引导人民重新认识孔子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ABCD32标志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A康有为在万木草堂阐发维新变法思想B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进行激烈的论战D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33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引发“三国干涉还辽”B列强展开资本输出的剧烈竞争C便利了日本向

11、中国东北扩张势力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3419世纪末英德竞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反映在中国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双方都把侵略的魔手伸向A台湾地区B长江流域C山东地区D香港地区35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南京厦门天津杭州ABC D36在下列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37下列关于辛丑条约的评述,正确的有赔款数额之巨居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首使中国北方国防门户洞开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ABC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

12、分,共计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谕到,该夷商等速即遵照,将趸船鸦片尽数缴官。不得丝毫藏匿。一面出具夷字汉字合同具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字样。此后照常贸易,既不失为良夷,且正经买卖,尽可获利致富,岂不体面?摘自林则徐公牍材料2:1839年9月底,林则徐奏报朝廷说:对待英国人态度是“苟知悔悟尽许回头”。还说“他国货船遵式具结者固许进埔(黄埔)。即英国货船,亦不因其违抗于前而并阻其自新于后。”摘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材料3:1839年底,林则徐在朝廷下令断绝和西方一切贸易后,上书朝廷说:“窃以为封闭、禁海之策,一以绝诸夷之生计,一以杜鸦片之来源。虽若确有把握,然专断一国贸易,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现将未犯法之各夷船,与英吉利一同拒绝,未免良萎不分。自英夷贸易断后,他国皆欣欣向荣,此中控取之法,似可以夷制夷。摘自鸦片战争林则徐上书根据以上材料评述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对待中外贸易的态度。要求:内容应包括态度、态度的变化、与朝廷的分歧及其评价。评述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西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