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4519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课程标准】 知道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自主预习】1、49年建国50年代中期的外交 (1)国际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以阵营冷战对峙,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等孤立政策。 (2)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三大政策。(3)成就: 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三大政策。 1949年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

2、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实践: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70年代外交 (1)1971年中国在第26届联大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3、新时期的外交 (1)国际交流和合作(经济领域)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b、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积极参加与

3、地区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重视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成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政治领域)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c、促进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年中国领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d、维护联合国权威,积极参加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如维和、裁军和反霸权强权等。 e、积极开展“反恐”外交。【自我检测】1.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右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

4、应是()A朝鲜B苏联 C印度 D日本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日内瓦会议320世纪70年代,推动日本主动与中国建交的直接原因是()A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日本急需中国广大的市场C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D中美关系的缓和42012年以来,我国多批维和人员奔赴世界各地参加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记录疑问】【课堂探究】新中国始终

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活动。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中国哪一外交政策?起了怎样的作用?(2)结合图二反映的事件(1954年6月,周总理访问印度,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的背景,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为什么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给图三加一个简短而主题鲜明的标题,然后写一个简短说明(应包含时间、人物、事件及影响)。(4)图四表明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指出这个国际组织的名称及其作用。答案:(1)“一边倒”。作用: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6、(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原因: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3)标题:历史性握手(或跨越大洋的握手、破冰之旅等)。说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发表中美上海公报,中美结束长达20多年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4)上海合作组织。作用: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当堂达标】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其含义是()A与世界各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B倒向苏联一边C用和平共处的方针指导外交工作D反对两极格局2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

7、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害,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A日内瓦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 C与基辛格的秘密会谈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3杜勒斯在1958年说:“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府的生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那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美国的这一对华政策破产的标志是()A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基辛格秘密访华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4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转动大球”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A官方交流 B以民促

8、官 C国际交流 D以官带民5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 B战略同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6本世纪初,加强了我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成果是()A发展与东盟友好关系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C成立多方共赢的上海合作组织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表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A B C D8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立场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越大D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