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备课资料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418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备课资料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版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备课资料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备课资料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3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备课资料 人民版必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材百家1.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弹奏出开朗奔放、刚健清新的时代音调。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了借鉴,韵律更加工整、回还有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背景和特点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2、。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3.主流版本教材对相关内容的处理人民版、人教版和岳麓版三大主流版本教材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均从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历史影响等方面,对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行了介绍,从而阐释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明显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特色。其中,人民版教材和岳麓版教材的叙述较为详细,人教版教材的介绍则最为简约。与此同时,三大主流版本教材在具体内容取舍上存在如下不同:人民版教材增述了屈原的政治主张、两汉时期赋的发展历程、唐末五代的词作概况、元杂剧的发展状况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人教版教材增述了唐代边塞诗和山水诗、宋词兴盛的时代背景、明清小说的历史条件;岳麓版教材则

3、增述了唐诗繁荣的原因、元代汉族文人与元曲的关系。资料卡片1.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及主要内容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

4、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2.明代小说的两大主要潮流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方士之影响的此种思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说:(一)西游记;(二)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而且有一类,还与神魔小说一样,和方士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第五讲明小说之两大主潮3.清代前期通俗小说的主要流派一、拟古派所谓拟古者,是指拟六朝之志怪,或拟唐朝之传奇者而言拟古派的作品,自从以上二书(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引者注)出来以后,大家都学它们;一直到了现在,即如上海就还有一群所谓文人在那里模仿它。二、讽刺派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约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三、人情派此派小说,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四、侠义派侠义派底小说,可以用三侠五义做代表。这书的起源,本是茶馆中的说书,后来能文的人,把它写出来,就通行于社会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第六讲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