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408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

2、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说法,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地域性商帮的出现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市、坊的界限被打破 丝绸之路的开辟A B C D 4、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载:“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 A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闭关锁国5、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A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B

3、揭开欧洲商品倾销的序幕 C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D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世纪后期,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C. 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D.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7、1813 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 80 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而到 1846 年,英国

4、议会在社会压力下,最终又废除了谷物法。该法由立到废的根本原因是A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C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提高D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8、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包括 城市化快速发展 汽车等交通工具数量增多 电力技术广泛应用 计算机技术产生和普及A B C D9、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厂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

5、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A. 自然经济最光开始瓦解 B. 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C. 近代工业己经初具规模 D. 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10、19 世纪上半期,外国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航运业、船舶修造业和以丝茶为主的出 口商品的加工业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投资则主要集中于铁路修筑、煤铁矿开采及棉纺织生产等行业。这种变化表明A西方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借贷成为列强资本输出新方式C列强侵略有利于中国近代化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11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

6、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D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12、“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工程,史称“156项工程”。该工程涉及钢铁、煤炭、冶炼、发电、造船等众多工业领域。它的实施()A. 有利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B. 造成了对苏联技术长期依赖C.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13、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7、)。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14、1991 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发展市场经济15、某同学梳理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关键事件,列出了:50年代看苏联,60、70年代看非洲,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如要继续梳理,下列可以成为选择内容的是( )。A中美友善始起步 B联合国里终有席C海南开

8、放照东方 D入世成功环视全球16、近代某一女性服饰样式1929年由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50年代以后被冷落,文革中被视为“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1984年再次被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该服装样式是( )。A传统满族旗袍 B改良旗袍C苏式连衣裙 D干部装17、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体验到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18、1935年,罗斯福针对某项新政措施解释道:“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

9、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这一措施是( )A. 进行社会救济 B. 推行社会保障 C. 推行以工代赈 D. 协调劳资关系19、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此“新经济”( )。A是经济区域化趋势下的一种经济模式 B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心技术为主导C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基础之上 D是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需要20、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赫鲁晓夫改革的“两面性”表现为A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B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

10、展市场经济C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D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21、2017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表现在()。A消除了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B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C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D巩固了中国在亚太中领导地位2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为此,战争结束后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C“关贸总协定”签署 D“冷

11、战”秩序的建立23、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24、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A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 B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25、葛荣晋在宋明理学与近代新学之间的桥梁一明清实学

12、中指出:“实学思潮是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股新的社会进步思潮,是儒学发展到明清之际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文中的“实学思潮”(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深入批判了封建制度 提出了“经世致用”主张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 B C D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7分,28题13分,共计50分)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材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

13、,粤省亦鲜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 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 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8 分)(2) 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 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 分)(3) 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 GDP 增长率的发展变化,概括指出 1957 年 1993 年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6 分)27、(17分)中外近现代史,各国政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农业调整署、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