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4025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7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为周恩来总理手书重要文件。关于此文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互利合作B它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C它是“一边倒”政策重要内容D它改变美苏主宰世界事务局面2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纠正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一政策A顺应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引发了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C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有利于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31978年,美国总统与日本首相举行会谈,明确了主要通过发展美中日三国的双边关系来维持亚洲和平稳定的构想。这一构想A有利于中日关系

2、的发展B推动日本成为政治大国C冲击了中苏的同盟关系D目的是封锁和孤立中国42016年6月,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2015年,中国同其他成员国贸易总额,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的7倍”。“针对恐毒合流现象突出,中方建议赋予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据此可知,上海合作组织A发挥了经济区域组织作用B以经济和安全先行为宗旨C凸显中俄两国的主导作用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520世纪80年代,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这一构想吸收和发展了A“另起炉灶”政策B结盟政策C睦邻友好方针D“求同存异”方针6周恩来在某

3、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找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标志着新中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D体现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7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8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说:

4、“多年来我对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这里的“新形势”包括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中美建交ABCD9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国关系图,其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读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指 A中国、美国、苏联 B英国、美国、苏联C中国、苏联、美国 D美国、中国、苏联10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道:“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

5、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

6、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

7、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12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

8、)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关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

9、期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指出其变化的原因。(3)在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分析的角度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1【答案】A【解析】从图片上的信息来看,这是和平

10、共处五项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体现了对各自国家利益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相互合作,故选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一代外交家的外交智慧,而且和平共处五项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但是和平共处五项于1953年提出时并不能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高,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可排除;“一边倒”政策体现了较为紧张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却有利于突破意识形态的障碍使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所以C的说法是错误的;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没有改变当时美苏主宰世界事务局面,故可排除D。2【答案】A【解

11、析】结合所学,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我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实行“一大片”外交方针,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外语教育语种进行了调整,故A正确;50年代末中苏关系已经恶化,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史实,排除;D不是最主要影响,不是最佳选项,排除。3【答案】A 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

12、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这一题用排除法很容易得出答案。4【答案】B【解析】根据“同其他成员国贸易总额”“7倍”“赋予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可判断出合作侧重在经济和安全领域,这体现出上海合作组织以经济和安全先行为宗旨,故B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并不是一个区域经济组织,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由中国倡导成立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其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故D项错误。5【答案】D【解析】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建立在承认已经存在的史实,然后通过平等协商和坚持国家主权不可转让的原则下达成的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案,所以体现吸收和发展了“求同

13、存异”方针,这里的“同”是双方都承认港澳是中国领土,“异”是双方关于收回主权的时间和方式,这可以通过谈判来达成妥协,故选D;“另起炉灶”政策只适用于建国之初,结盟政策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中国与英国、葡萄牙之间不是邻国,谈不上睦邻友好,故排除C。6【答案】C【解析】据材料“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故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热,故A项错误;“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当时中国没有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B

14、项错误;1949年建国后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故选C。7【答案】D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背景。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战后美国没有丧失霸主地位;中美建交于1979年元旦。故正确,故答案选A。9【答案】D【解析】本题关键是弄清楚时代。50年代中苏关系良好,两国与美国对立,所以甲代表的是美国。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丙代表苏联,那么乙表示中国,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我们中国人却

15、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11【答案】(1)特点: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呈现出被动转型的特征。评析:促进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指导了外交机构的建立;推进了外交学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等。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其历史影响从政治、外交及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酌情赋分,原则上4个要点)(2)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原则上答出3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原则上答出3个要点,答案相近即可酌情给分)【解析】(1)特点: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