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4009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0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经济改革:1985年, 上台,集中精力进行经济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2)政治改革:从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以“人道的 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2东欧剧变(1)实质: 发生根本性变化,纷纷转向资本主义制度。(2)典型a波兰剧变: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b两德统一:1989年, 拆除, 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3苏联解体(1)过程a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 。b1991年底, 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

2、导人宣布成立 。(2)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世界形势总体特点: 、和平与动荡并存。2动荡的原因(1)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2)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3) 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4)国际 也呈现泛滥趋势,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动荡的表现(1)地区冲突:1999年,以 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狂轰滥炸。(2)恐怖主义:2001年,美国“ ”事件爆发。此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反恐斗争。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多个力量中心崛起并

3、推进多极化进程。2表现(1) 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欧盟:1993年, 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4)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5)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 ,维护世界和平。3当今世界格局特点:呈现“ ”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4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K知识参考答案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1东欧剧变的原因(1)内部原因历史

4、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经济发展缓慢。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政治经济危机严重,执政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日益脱离群众。(2)外部原因苏联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推动了东欧各国执政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西方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支持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对势力等。2苏联解体的原因高度集中的体制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是其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激化了矛盾,引起了社会的动荡,这是其主要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是其外部原因;“八一九”事件是其导火线。3对东欧剧变和苏

5、联解体的认识(1)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它的巩固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要困难,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相反,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从中吸取教训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5 年 5 月 9 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

6、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 下图是漫画时代的标志,指示牌上写着Welcome to Moscow(莫斯科),据说当时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 21 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人民日报(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7、识,阐述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 (要求:以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美国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成为其障碍。行动: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2)政治背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结束。(3)观点一:“多极合作时代”能够实现。理由: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观点二:“多极合作时代”不可能实现。理由: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解决一些地区矛盾问题。 两极格局瓦解的因素、标志和影响1因素

8、(1)西欧联合:相对削弱了美国的资本主义霸权地位。(2)日本崛起:日本经济崛起后,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4)中国振兴: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2标志:1991年12月,苏联完全解体,这意味着存在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瓦解,东西方“冷战”局面也随之结束。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瓦解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还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挫

9、折中不断吸取教训,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分析1动荡原因(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恐怖主义、民族分离活动等)。(2)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筑以其为首的单极世界,不断推行其霸权政策,插手别国内政、外交,甚至不惜诉诸武力(霸权主义)。(3)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2和平原因(1)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2)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必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所遏制,使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不得不

10、顾忌国际法,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018届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高三1月联合考试)下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反映的是 A两极格局被多极格局所取代B美国力图维持“单边主义”C第三世界兴起和美国的衰落D美国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格局【参考答案】B 我国如何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趋势(1)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此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3)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全面认识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11、1由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多极化趋势已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更趋明朗化。两极格局结束后,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2原因(1)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具体原因: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3表现(1)欧盟: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伴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俄罗斯:苏联解体后,

12、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俄罗斯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3)日本: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4)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特点(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引起的。(2)竞争过渡: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3)长期过渡: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5影响(1)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2)

13、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18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17年2月13日,正在美国访问的欧盟外交官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里尼在华盛顿会见白宫官员时警告说:“特朗普政府最好少管欧洲政治,先顾好美国再说;在特朗普政府治下,美欧这一传统盟友关系将转型为更加务实和交易性质的关系。”欧盟这一代表的讲话A说明欧盟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B反映了美国丧失了超级大国的地位C反映了欧洲彻底摆脱了美国的影响D体现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参考答案】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规律及认识1规律(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

14、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3)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2认识(1)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建立世界大帝国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目标和终极目的。(2)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谁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取得胜利,谁就能成为多极中的一极。(3)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4)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5)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 1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先前旧政权的消失与其说是通过外部压力,不如说是通过内爆的过程,即从内部瓦解”。帕尔默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北美赢得独立B欧共体的形成C德国实现统一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1990年初,美国布什政府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商讨解央与统一有关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