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523898 上传时间:2021-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度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

2、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4、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 D.实行郡国并行制5、孟德斯鸠说:“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6、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节度

3、使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8、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行宗法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 )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D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9、我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

4、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10、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出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111895年,人们在北京城门贴出“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的对联。联中“

5、割地”是指(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割黑龙江以北给沙俄 C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2.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3下列选项中,属于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列强对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A、 B、 C、 D、14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卒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

6、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并将内外银库所贮银两,及钱法堂存贮新铸制钱数百万串,禄米等仓存贮米石,均皆搬运一空。”“并闻内廷各宫殿及颐和园内陈设,均已搜掠罄尽云。”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15.辛丑条约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定导致(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的工具16.下列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 )三

7、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黄海海战 刘永福黑旗军 义和团运动A. B. C. D.17.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本意理解得比较确切的是( )A.维持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保卫大清国,反对外国势力入侵C. 扶持大清皇帝,反对一切外国事物 D. 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侵略18.义和团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完成了反帝斗争的任务 B. 阻止了列强瓜分的阴谋 C.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状况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9.义勇军进行曲中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 )A.1840-1842年鸦片战争 B.1931年九一八事变 C.1935年华北事变 D.1937

8、年卢沟桥事变 2020世纪30年代,日本关东军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1.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共产党( )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22右图为申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

9、战声明书。“为 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哪一事件发生不久?(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23.下列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抗战的表述不客观的是( ) A.抗战态度比较积极 B.打破了日军迅速的计划 C.阻止了优势敌人的进攻 D.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24.右图是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 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 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 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

10、掩盖暴行的行径 A. B. C. D.25.抗日战争开始后,有人分析共产党军队的作战方针时说:“今日红军(指已改编成的八路军和)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好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段话的含意是 、( )A.贬低八路军和在抗战中的作用 B.污蔑八路军和借抗战之机壮大自己的实力C.指明了八路军和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原则 D.在大反攻阶段限制八路军和的作战行动26.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下列城市的顺序正确的是( )A.北平南京上海徐州天津B.上海北平天津徐州南京C.北平天津徐州上海南京D.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徐州27据抗战胜利后不完全调查,19

11、37年日本占领南京后抢走的有器具309万件,衣服540余万件,金银首饰14 200两,珍贵书籍1486万册,古字画28 400件,古玩7300余件,牲畜6 200头,粮食1 200万担,其他诸如工厂设备、原料、车辆、铁器和破坏的房屋商店尚未统计。这种野蛮的经济掠夺的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是 ( )A.积累资本主义发展的资金 B实现中日经济提携 C转嫁三十年代大危机 D满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28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29.抗日

12、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 ( )A.中共领导的人民力量壮大 B.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 C.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D.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30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深远意义。具体表现在 ( )捍卫了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鼓舞了被压迫、遭侵略的国家进行民族解放战争的信心和勇气A B C D二、材料题(2个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述三个条约,分别与哪些战争相关?(6分)(2)这些条约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起到怎样的影响?(9分)32、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日本侵略者用活人做靶子,练习刺刀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联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四 东史郎在著作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