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7周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6514557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7周美苏争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7周美苏争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7周美苏争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7周美苏争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7周美苏争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7周美苏争锋》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苏争锋教学设计教师刘涛授课时间课时2课时课题必1-9-1 美苏争锋课型新课教学目的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知识与能力:1、了解美苏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雅尔塔体系,丘吉尔“铁幕演说”,冷战局面下国际关系的总体表现(冷热交织: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知道冷战的概念和美苏冷战的重要史实: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以及“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简述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3、辩证地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可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

2、现战后国际大舞台上美苏争锋两级对峙的广阔画面,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2、教师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教师要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恰当的评价。3、学会从原始文字材料、图片和纪录片等视频材料中提取了历史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4、在合作、讨论中相互促进,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局部不稳、动荡,从中感悟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危害,明确反殖反霸应当成为多数国家的外

3、交内容。2、明确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重点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冷战形成的原因;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教学环节说明备注教学内容前言专题概述1.本专题知识结构框架图2.概念解读:世界政治格局、雅尔塔体制 冷战教师综述新课预习、作业的检查阅读教材P154-158思考掌握下列基础知识:1.概念辨析: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及其关系2.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形成过程及影响3.冷战格局下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新课导 入以二战相关场景图片和战争数据呈现战争带来的破坏引入,说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由此得出

4、结论:经历战争活下来的人们战后最大的愿望是和平。提出系列问题:战后是不是就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不是)原因是什么?(美苏争锋,世界局势一次又一次地紧张)美苏争锋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冷战)一起走进冷战中的世界。课程讲授 .概念辨析: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及其关系(板书)一、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结合下列材料分析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并概述其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及影响1、背景(1)雅尔塔体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3)美苏实力均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

5、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4)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冷战形成的过程: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多媒体呈现演说的一段内容,从中分析冷战的对象(苏联)和意图(遏制苏联,推行全球扩张计划),进一步说明该演说发出了冷战的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多媒体显示相关材料,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它的目的是什么?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进而向全世界扩张,称霸世界。材

6、料二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2)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吗?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不是。因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控制西欧,把西欧变成美国的市场,使西欧成为美国的附庸。材料三 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说:“美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出发就必须关心欧洲的复兴。(3)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

7、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更加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苏。2、冷战的具体表现。(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以表格形式呈现(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苏联: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板书)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问题:美苏冷战下世界上局部冲突与战争不少,但是两国却未曾发生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美苏是作何考虑的?1、呈现“北约”和“华约”政治、经济上的对峙状态,尤其是核对峙,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得出认识,教师总结得出结论:美苏对抗采取的是全面冷战,局部热战。2、多

8、媒体呈现冷战和热战相关事件三、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给出参考性答案)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探究总结:美苏冷战虽然产生了积极因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世界带来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归根结底是美苏霸权主义、大国主义的体现。在美苏争锋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和安定的主要因素,所以反霸权主义既是我国的外交政策之一,也是其他很多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一。如今冷战过去很多年了,世界是不是真的就和平了呢?多媒体呈现系列图片:(得出结论:世界并没有真正和平)问题: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总结回答,教师归纳展示)问题: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教师提示:以发展核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并不是明智之举,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结二战后初期美苏争锋进行了多年,平静时互送秋波,暗藏杀机;激烈时剑拔弩张,刀光剑影。我们由此感悟到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的一线之隔。让我们一起为人类和平祈祷:铭记历史,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珍爱生命。作业布置及疑难解答课后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