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2007.11.8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651329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2007.11.8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2007.11.8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2007.11.8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2007.11.8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2007.11.8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2007.1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2007.11.8(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 2007.11.8一、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得 4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物体在一个不为零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参与了下列三种运动: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关于这个物体在这三种情况下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B、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C、由于这个拉力和重力大小关系不明确,不能确定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减情况D、三种情况下,机械能均增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质点受两个

2、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B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C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D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3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 m 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 v1 时,起重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 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物直到以最大速度 v2 匀速上升为止,则整个过程中,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1v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2PC重物的最大速度为 2vmgD重物做匀加速

3、运动的时间为21()vP4一质量为 m 的滑块以初速 v0 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 A 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则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v,动能 Ek、势能 EP 和动量 P 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52005 年 10 月 12 日, “神舟”六号顺利升空入轨,14 日 5 时 56 分,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轨道维持,飞船发动机点火工作了 6.5s。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摩擦阻力,轨道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在这

4、种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线速度逐渐减小B.飞船的向心加速度逐渐增大,周期逐渐减小,线速度和角速度都逐渐增大C.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小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6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恒力 F 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物块运动过程中通过 A 点和 B 点的速度分别为 和 (A、B 末在图中标出) ,其加速度为a,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W,F 对物块的冲量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B221ABm221ABmC DIFa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 v0 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 P,牵引力为 F0。t 1 时

5、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 t2 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下面几个关于汽车牵引力 F、汽车速度 v 在这个过程中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tDCBvv0v0/2t1 t2 tvv0v0/2t1 t2 tFF0F0/2t1 t2 tFF0F0/2t2t1A B C DABl8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飞机 A,用悬索救护困在水中的伤员 B,在直升飞机 A 和伤员 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 之间的距离以 (式中 H 为直升飞机 A 离水面的高度)2lt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

6、间内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 B悬索是竖直的C伤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9如图所示,物体 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相连处于静止,现对 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PP,使其向上运动至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FA力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B力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量之和C力 与弹簧弹力对物做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和重力势力能的增量之和D力 做的功等于整个系统机械能的增量F10在 2006 年 2 月 26 日闭幕的都灵冬运会上,张丹和张吴一起以完美的艺术表演赢得了双人滑冰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都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

7、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吴远,这是由于A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吴的初速度B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吴的加速度的大小C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吴的力小于张吴推张丹的力D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吴的时间小于张吴推张丹的时间11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12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

8、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A质点 B自由落体运动 C力的合成 D加速度13美国的 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 的N s1.0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胜利.如果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出手高度(相对地面)为 ,篮筐距地面高度为 ,球的质量为 ,空气阻力不计,W1h2hm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表达正确的是( )A B21mgh 12ghWC DW14、质量为 m 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 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

9、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 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 做功为 AmgR/4 BmgR/3CmgR/2 DmgR二本题共 8 小题,共 94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9 分 )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 A 和木板 B 上贴上待测的纸,B 木板水平固定,砂桶通过细线与木块 A 相连,调节砂桶中砂的多少,使木块 A 匀速向左运动测出砂

10、桶和砂的总质量 m,以及贴纸木块 A 的质量 M,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M(1)该同学为什么要把纸贴在木块 A 和木板 B 上,而不直接测量两张纸间的滑动摩擦力?(2)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 A 做匀速运动较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作一改进来克服这一困难 你设计的改进方案是 ;根据你的方案,结果动摩擦因数 的表达式是 ;根据你的方案要添加的器材有 。16 ( 11 分 )1 (7 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 的钢球 B 放在小支柱 N 上,球心离地面高度为mH;质量为 的钢球 A 用细线拴好悬挂于 O 点,当细线被拉直时 O 点到球心的距离为 L,且细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 ;

11、球 A 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球 B 发生正碰,碰撞后,A 球把轻质指示针 C 推移到与竖直夹角为 处,B 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 D,用来记录球 B 的落点(1)用图中所示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碰撞前后两球 A、B 的动量(设两球 A、B 碰前的动量分别为 、 ;碰后动量分别为 、 ) ,ApApB则 = ; = ; = ; = 。pApBB(2)请你提供两条提高实验精度的建议: 。2 (4 分)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小明在光滑桌面上放有 A、B 两个小球A 球的质量为 0.3kg,以速度 8m/s 跟质量为 0.1kg、静止在桌面上的 B 球发生碰撞,并测得

12、碰撞后B 球的速度为 9m/s,A 球的速度变为 5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小明对这次碰撞的规律做了如下几种猜想【猜想 1】碰撞后 B 球获得了速度,A 球把速度传递给了 B 球【猜想 2】碰撞后 B 球获得了动能,A 球把减少的动能全部传递给了 B 球你认为以上的猜想成立吗?若不成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说明,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这次的碰撞中,B 球所增加的这个物理量与 A 球所减少的这个物理量相等?17 (14 分)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飞机中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做减速下落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

13、情况和受力情况。分析这些数据知道:该运动员打开伞的瞬间,高度为 1000m,速度为 20m/s此后的过程中所受阻力 f 与速度 v2 成比,即 f=kv2数据还显示,下降到某一高度时,速度稳定为 10m/s 直到落地(一直竖直下落) ,人与设备的总质量为 100kg,g 取 10m/s2(1)试说明运动员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过程中运动情况如何?定性大致作出这段时间内的 vt 图象 (以打开伞时为计时起点)(2)求阻力系数 k 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 a 各为多大?(3)求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全过程中,空气对人和设备的作用力所做的总功?18 (14 分)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

14、盘边缘有一质量 m=1.0kg的小滑块。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轨道 ABC。已知 AB 段斜面倾角为 53,BC 段斜面倾角为 37,滑块与圆盘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0.5 ,A 点离 B 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h=1.2m。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 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g=10m/s2,sin37=0.6; cos37=0.8 (1)若圆盘半径 R=0.2m,当圆盘的角速度多大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2)若取圆盘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求滑块到达 B 点时的机械能。(3)从滑块到达 B

15、 点时起,经 0.6s 正好通过 C 点,求 BC 之间的距离。AhBCR53 3719 ( 15 分 )质量为 m 的小球 B 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现把它们放置在竖直固定的内壁光滑的直圆筒内,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x0,如图所示,小球 A 从小球 B 的正上方距离为3 x0 的 P 处自由落下,落在小球 B 上立刻与小球 B 粘在一起向下运动,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并恰能回到 O 点(设两个小球直径相等,且远小于 x0,略小于直圆筒内径) ,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为弹簧的形变量求:21xk(1)小球 A 的质量(2)小球 A 与小球 B 一起向下运动时速度的最大值20.( 15 分 )如图所示, P 是固定的竖直挡板,A 是置于光滑平面上的平板小车(小车表面略低于挡板下端),B 是放在小车最左端表面上的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开始时,物块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