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66510129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汇编5篇(篇一)今年以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在省厅交警总队和市公安局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 “防事故、保安全,控秩序、保畅通”主业,全面深化改革,狠抓“四项建设”,公安交管工作总体有力度、有进度、有深度。在前三季度全省道路交通管理重点工作考评中,我市综合排名处于全省第一方阵,B类城市排名第一。(一)保安全、治隐患,事故预防工作有进度。1至11月份,全市共发生统计一般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1280起,死亡204人、受伤1659人,较上年同比分别下降15.12%、22.73 %、16.21 %。全市发生2起一次死亡4人的较大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一是深入开展道路交通

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国务院、省政府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市政府开展“安全安庆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会同交通、安监等部门,坚持滚动排查、动态治理。全市共排查确定4处市级、35处县级交通安全隐患,分别进行市、县两级政府挂牌督办,目前已全部治理完毕。特别是桐城市、枞阳县和大观区,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在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桐城市在124处临水临崖路段安装防护栏(隔离桩)共计56.4万米,在省道228线及县道006线、008线等临水临崖路段新增安全防护栏2.3万米;枞阳县投资200余万元分别在省道228线、义小路、下北线安装防撞护拦共计7260米;大观区协调交通、公路等部

3、门投资78万元,在省道360线8处临水临崖、急弯等重大隐患路段安装波形梁护栏3600米,道路通行条件大大改善,公路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年”和“交通安全村”建设活动,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在全市134个乡镇建立交管服务站128个(设置率95.5%),设专职交管员129人(设置率96.3%),个乡镇;在全市1412个行政村设立交通协管员1400人(设置率99.2%)。尤其是宿松、怀宁等县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立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新模式,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

4、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三是深入开展运输企业动态管理。会同安监、交通等部门,把加强“两客一危”运输安全源头监管作为日常管理新常态,建立健全“企业、重点人、重点车”台账,加强对GPS动态监控制度和“五不两确保”安全承诺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运输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对存在问题的企业,紧盯不放,问题不解决不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四是深入开展危险品安全源头管理。深刻吸取天津“8.12”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惨痛教训,结合市安委会部署开展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公安交警部门监管职责,将全市20家危化品运输企业、725台运输车辆纳入监管视线,不定期会同相关职能等部门开展安全检查,持续

5、深入推进危险品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监管。今年8月20日至25日,支队会同安监、交通运输、质监等部门,对全市所有危化品运输企业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04处,对3家企业实行停业整顿;取消3家企业危货运输资质;对14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五是深入组织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借势媒体力量,倡导文明交通理念,曝光严重交通违法,重新拍摄制作文明交通在宜城宣传片,社会反响强烈。在各级媒体刊发新闻稿件2178篇,同比增加28 %,其中中央级296篇、省级702篇、市级1180篇,同比分别增加29.1 %、18.6 %、12.7%。高速三大队、五大队及桐城、宿松等地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在央视等国家

6、级新闻媒体上频繁亮相,在传递公安交警正能量上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此外,支队积极借助微博、微信、微视等“三微”平台,广泛开展提示宣传提示和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安庆交警“微”品牌。支队政务微博发布的一条“安庆交警爱心助学”信息得到了李建中副省长的高度关注,转发并留言批示“交通安全、交通文明要从娃娃抓起!”(二)控秩序、严执法,路面管控工作有力度。一是深入开展公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立足国省道路、农村公路主战场,相继开展“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三轮车集中整治、“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32万起,同比增加11.6%,行政拘留1079人,同比持平。针对酒驾、涉牌涉证等重点违法行为

7、,全警上下实行常态管理,特别在节假日期间以及重点敏感时期,不定时、全区域组织开展集中统一行动,道路交通管理震慑力明显加大,全市共查处酒驾3134起(醉驾329起)、无证驾驶30351起。二是深入开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攻坚战。最大限度地将高速大队警力放至道口、服务区和重要节点的巡逻管控上,依托省、市级交警执法站,严格落实既定勤务,对“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做到逢车必查,坚决禁止凌晨2时至5时危险品运输车辆和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通行。严格落实联勤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高速公路“一路三方”作用,切实加强每日0时至7时全程巡逻管控,做到“见警车、闪警灯、控速度”,有效预防、遏制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势头。三是

8、深入推进主干公路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争取市委市政府及市局党委支持,将主干公路安全防控体系纳入全市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统筹建设。全市建成市、县级交通指挥中心(指挥室)12个,在国省干线和进出城主要道路新改建交警执法站17处,新建公路卡口28处、重点路段视频监控点52处、固定测速设备29套,整合接入外单位公路视频监控信号34处。其中交通指挥中心(指挥室)、交警执法站建设比例处于全省前列。系统建成以来,共查缉交通违法行为6.5万余起,协助其它警种协查、处置各类刑事、治安事件40余起。四是深入推进“营转非”大客车排查清理工作。按照部交管局提出的“逾期未报废的营转非大客车全部予以报废,营转非大客车

9、数量明显减少”目标要求,支队组织各大队对“营转非”大客车做好逐户逐辆落地追查,做到逐一“见人见车”,利用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和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对逾期未报废、逾期未检验的“营转非”大客车的预警信息及时予以查控,坚决按照“三个一律”要求予以处理。同时,深入运输企业全面清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隐患车辆信息,集中约谈一批严重安全隐患企业,加快淘汰“营转非”大客车等隐患车辆,确保了 “营转非”大客车、大型公路客车、大型旅游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校车等“五类车辆”报废率、检验率均达到100%。五是深入推进“黄标车”整治工作。*年市政府确定我市“黄标车”淘汰任务数为707

10、0辆(其中*年底前注册的营运“黄标车” 淘汰任务数为5177辆),目前已淘汰“黄标车”8889辆,完成率126%;其中*年底前注册的营运“黄标车” 5232辆,完成率101%。此外,加大对“黄标车”驶入限行区域的查处力度,共查处1865起。(三)保畅通、抓创建,城市交通管理有改观。借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东风”,将城市交通管理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最大限度的将警力下沉路面一线,增强见警率、管事率,进一步巩固深化我市“畅通工程”二等优秀管理水平。一是全警上路,整顿交通秩序。从今年6月份起,不论机关、基层,干部、民警,全部下沉一线,实行定岗位、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目标的“五定责任制”。在市

11、区设立22处交通管理示范路(路口),强化电动车、三轮车等“难点”治理和乱停放乱占道等“乱点”管理,突出“扣车、严处、曝光”,形成高压震慑态势。整治以来,市区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3.8万起,其中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4.4万起,违法停车6.9万起,行政拘留150人,查处酒驾毒驾、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3186起。二是争取支持,改善交通设施。在市区新增交通信号灯19套、电子警察36处、视频监控51处、交通护栏6700米、交通标志350块,道路通行效率提高15%。三是科学实施,改进交通组织。将市区45处灯控路口共185组“箭头式”信号灯更改为“圆盘式”信号灯,基本实现“右转不控,减少行车延误”目

12、标。在节假日及交通大流量期间,对重要骨干道路实施有计划的管制和分流等交通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缓解和排除大流量路段拥堵状况。对部分次支路交叉口实行“右进右出”交通组织,在部分中小学校周边道路实行上放学期间限行措施,减小交通流冲突干扰,防止交通拥堵。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市区机动车通行控制率达13.5%,高峰时段达到39%。四是合理配置,优化停车资源。鼓励供水集团、华茂集团等相关单位利用闲置土地建设10处公共停车场,可供停车泊位*余个。协调配合各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利用城区所有闲置土地建设临时停车场,目前已建16个,年内还将建成6个。充分挖掘道路资源,在人民东路、华中西路等次支道路和背街小巷新增200余个

13、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目前,市区共有各类公共停车场60个(停车泊位数7942个),道路临时停车泊位18394个(机动车泊位1368个,摩托车及非机动车泊位17026个。春节期间,支队提请市政府开放市区行政单位、学校内部场地供社会车辆免费停放,据统计,日均停放车辆3000余台次,有效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五是社会参与,倡导文明交通。与电视台联办 “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专栏346期,曝光市区不文明交通现象。会同市文明办,自7月20日至9月底,分批组织市区93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共372名人员上路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开展文明交通劝导。会同市运管处,组织市区11家驾校将文明交通体验教学纳入安全文明驾驶教学

14、内容,组织学员到市区各主要路口参加1小时的现场文明交通体验教学活动,创新群众参与交通新模式。(四)求满意、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有深度。一是全面加强“人、车”管理。严把机动车登记查验和驾驶人准入关,最大限度的满足学员考试需求。今年以来截止11月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81.1万辆,新增8.1万辆;机动车驾驶人108.3万人,新增11.4万人。市区机动车保有量15.1万辆,新增1.6万辆;机动车驾驶人27.5万人,新增3.9万人。共办理车驾管业务79万笔,其中机动车注销登记业务2.2万笔、核发检验标志业务23.2万笔,驾驶证申领业务 1.5万笔,驾驶人满分学习业务8475 笔。二是全面深化“驾考”改革

15、。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公安厅关于创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化驾驶人考试约考模式改革,4月1日起,全市小型汽车科目二考试通过“交管E点通”系统实行考试预约,全市共有11.1万人通过新的预约受理模式参加科目二考试;积极推进大中型汽车驾驶人科目二考场建设。我市大中型客货车科目二考场经过一年半的工程建设,于6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截止到11月底,已有645名学员在大中型客货车科目二考场参加考试。在考试场地建设期间,为满足考试需求,支队主动向总队汇报,安排考生到省内其他地市参加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今年我市共有288名考生赴合肥、马鞍山等地参加科目二异地考试;充分利用社会化考场,在太湖县中

16、腾驾校和潜山县现代驾校开展小型汽车科目二考试,在社会化考场参加考试的学员占学员总数的18%,考试服务能力大大提升;推行考试信息全公开,支队已通过“交管E点通”系统向社会公开考试场地、考试员、考试计划和报考结果,并在考场、候考大厅等场所直播考试视频,考试成绩当场公布;全面下放小型汽车类驾驶人考试权限,目前除望江县以外,其余县(市)小型汽车类驾驶人各科目考试业务都已下放,全市90%以上的驾驶证申请人可就近在市、县车管所参加科目考试;积极推进驾驶人考试监管平台建设,目前支队已应用全国版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监管系统对考试实行全过程记录,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科目三电子评判,年底前将实现对驾驶人考试全过程的全面监管;建立驾驶人考试重点岗位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支队自5月18日起,对10名从事专职驾驶人考试工作的考试员配发执法记录仪,全面记录驾驶人考试全过程。三是全面推进事故“快、调”工作。于*年9月16日成立市区物损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中心,实现所有物损事故快速撤离、当天结案、快速理赔“一站式服务”,既方便群众,又缓解警力紧张矛盾。今年以来,共受理物损事故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