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499034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地理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值得探究和实践的课题。本节课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整合知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控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动口、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等方面突出主体地位。注意创设师生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坚持教学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二、学情分析从心理特点来

2、看,高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于直观教具或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要有直观性和实用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土地资源和农业”一节,但大部分学生对农业的基本知识几乎没有了解,知识面不宽,本节理论性又较强,讲课时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思维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农业的知识的了解既缺乏感性认识又缺乏理性认识,综合分析能力不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动口、动手、动脑,才能活跃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因果关系为基础,主要

3、讲述了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农业地域的形成” 两部分内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部分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先从静态上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差异对比,引出农业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再以核心原理的概念图片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清析明了。教材通过第43页的活动1和活动2,地图和资料内容相结合,联系实际,具体分析了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或布局是否合理。最后从动态上教材又通过活动3和案例1具体阐述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影响,进而懂得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时如何通盘考虑。“农业地域的形成”部分内

4、容,要是通过文字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农业区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同时,掌握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的方法。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运用图表分析、比较、归纳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变化。(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乡的农产品,了解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及其变化。(2)设计问题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理解农业区位和农业地域含义、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掌握地理

5、的综合分析方法和区域比较地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农业生产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以及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3)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五、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原理,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与讨论七、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积极主动质

6、疑,调查有关家乡的农业生产资料。八、教学过程设计【课前调查】学生分四个小组调查或搜集有关家乡的农业生产的资料,了解家乡的农产品和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及其变化。各小组在课前简要的介绍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联系自己身边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体现课题的实用性,体会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又对农业生产及影响因素有所了解;学会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提取、综合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及科学探究意识。【板书】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板书】1 .区位的含义【读图分析】读教材第42页图31和图32分析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农业景观不同的原因

7、并对比两地区的差异(区位因素特点);思考什么是“农业区位”。【学情预设】学生分析两地区的差异时,可能不够完整全面,侧重于自然方面,忽略社会经济方面,教师应给予启发(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人口、市场、土地利用、农业技术等)或补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对比分析归纳能力,既有助于农业区位的含义的理解,又可归纳出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例证】以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为例,它的区位选择的含义:一是水稻分布的位置湄南河平原;二是湄南河平原种植水稻是与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地处中南半岛低纬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劳动力丰富,人力耕

8、种,机械化水平低;人们喜食大米,市场对大米的需求量大)密切相关的,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板书】2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读图分析】读第42图3.3分析: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除了图3.3中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决策的因素还有哪些?【学情预设】图3.3中清晰明了地展示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还有哪些因素学生心理没底,教师用启发式教学法加以引导或补充。(科技、资金、农作物生长习性、农产品价格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点拨】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要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搞清楚哪些因素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

9、优势因素,哪些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抓住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主导因素)进行决策从事农业生产。 【举例说明】试举例说明某一区域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学情预设】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一方面缺乏某一区域具体的农业生产布局,另一方面对于具体的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把握不准,举例说明存在一定的困难。课堂教学时,师生之间应相互交流、沟通。教师精心预设,一方面要对学生所举的例子或课堂生成的问题,积极启发引导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师在搜集资料图片基础上制作幻灯片,给予学生直观的农业景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南方水稻种植景观图,北方小麦种植景观图,内蒙

10、古大草原放牧景观图,南方丘陵地区的梯田景观图,大兴安岭森林景观图,新疆哈密瓜丰收图,南方丘陵地区的茶园景观图,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景观图、沿海滩涂景观图等。【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活动探究】下列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为什么?【知识链接】在地图上找出孟买、北京、罗马的地理位置;观察三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图概括出气候的特征【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旧知识的再现灵活运用和概括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能力的培养。【活动探究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水稻为什么主要分布在热带、

11、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水稻分布区主要由气候因素决定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生长习性;而地中海气候夏季多雨但降水稀少,如没有灌溉水源,就无法发展水稻种植。)【学情预设】学生对水稻的生长习性不够了解,要引导学生注意水稻生长习性与气候特征的联系,容易忽略的是夏季高温少雨,如果有灌溉水源保证,也可以发展水稻种植。【设计意图】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表达论述能力训练。【活动探究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用“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或该立体农业布局的是否合理?哪个

12、区位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学情预设】学生对立体农业不理解,教师进行适当的介绍;起决定作用的地形、土壤两个因素中,学生往往会遗漏土壤因素,应注意引导。【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分析,使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性教学的思想。【活动探究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是哪些区位因素起来作用? (可以结合表格回答:表中四种农作物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项目 作 物花卉蔬菜稻米甘蔗市场价格(元/kg)5321生产成本(元/kg)2.520.80.4运费率(元/kg/km)0.50.3

13、0.010.01单位面积产量(kg)2015410【学情预设】提供表格的数值对于学生的回答具有导向性市场的价格和需求量,如果结合课本的文字学生也可以得出:自然因素比较稳定性,而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导致的变迁。教师需进一步解析自然因素和补充说明社会经济因素。 【设计意图】课本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板书】3.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小组讨论】有关“北京蔬菜基地变化”案例的小组讨论: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位于永定河和密云水库附近)作为北京蔬菜基地的原因? 80年代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90年代中后期是什么自然原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

14、北京蔬菜生产基地?现在什么因素的变化造成北方冬季从南方调进蔬菜的量有较明显减少?【设计意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开展小组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基础,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目的。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阅读案例1 “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并回答P44页活动1的问题。【学情预设】学生通过阅读不难得出: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交通的改善、城市的发展、保鲜冷藏技术等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但对于对地中海地区的农业

15、区位选择提出建议,难度并不大但回答全面较困难。因此回答第二个问题为重点,充分讨论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差异,合理选择农业布局。【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案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区域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可以变化的。相对来说,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板书】二.农业地域的形成【板书】1.农业地域的概念【设计意图】概念理论性较强,用讲述法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板书】2.农业地域的形成【案例分析】案例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从澳大利亚人口分布、降水分布、气温分布、多图结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用地的结果,让学生学会协调人地关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九、教后反思本节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由于农业区位的选择理论性强,学生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不高,教师在课前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