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647430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基础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授课时间:105 课时授课教师:和庄镇东高小学 马俊英授课对象:东高小学二年级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 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提出了 语 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 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好,和感叹号。7、対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写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课程内容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 别为:多彩的秋天,校园生活,保护环境,美丽的祖国。团结。体验人生感悟自然。我们

3、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34 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第一组识字12课时1 柳树醒了 2课时2 春雨的色彩2课时3 邓小平爷爷 植树2课时4 古诗两首 2

4、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第二组识字2 2课时5 看电视2 课时6 胖乎乎的小手2课时7 棉鞋里的阳光2课时8 亮的心愿2 课时语文园地二3课时第三组识字32课时9 两只鸟蛋 2课时10 松鼠和松果2课时11 美丽的小路2课时12 失物招领 2课时语文园地三3课时第四组识字42课时13 古诗两首2课时14 荷叶圆圆2课时15 夏夜多美2课时16 要下雨了2课时17 小壁虎借尾巴2课时语文园地四3课时第五组识字52课时18 四个太阳2课时19 乌鸦喝水2课时20 司马光2课时21 称象2课时语文园地五3课时第六组 识字62课时22 吃水不忘挖井人2课时23 王二小2课时24 画家乡2课时25 快乐的节

5、日2课时语文园地六3课时第七组识字72课时26 小白兔和小灰兔2课时27 两只小狮子2课时28 小伙伴2课时29 手捧花盆的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七2课时第八组识字82课时30 棉花姑娘2课时31 地球爷爷的手2课时32 兰兰过桥2课时33 火车的故事2课时34 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语文园地八3课时课程实施建议(一) 教学方式:自学法、导读法、谈话法、练习法(二) 学习方式:独学(自主学习) 、对学(合作学习) 、群学(交互探究性学习)(三) 课时安排:精读课文每篇 2-3 课时;略读课每篇 1-2 课时;一次口语交际1 课时;回顾拓展类 2 课时(四) 课外拓展性练习:针对单元训练重点进行,如“课

6、外书屋”推荐好书让学生拓展阅读,写作小练笔,古诗词赏析等。课程评价(一) 评价指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

7、性评价体系。(二)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为使老师的评价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2.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为

8、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它与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书面评价时,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是表扬,是批评也要注意用语的委婉。 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交融。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的深度。两者相互使用,

9、能更好地达到评价目的。而且,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 ,让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形成积极、民主的评价关系,更有利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组导学案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有些词语对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较生僻,也较难理解,可结合具体情景画面进行教学。真正理解了词意,用心感受一下,会觉得这些词真的很美。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足足百字的小文。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

10、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多因其外貌而得名。而且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 古诗两首选取的是苏轼的赠刘景文和杜牧的山行 ,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荷已尽,菊已残,但橙黄橘绿;百花谢,枯叶飘,但枫叶似火。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 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

11、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二、学情分析 “年年岁岁花相似” ,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是很关注。秋天来了,又去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秋天是什么?除了树叶黄了,庄稼丰收了,真不知道他们还能说出些什么来。还有就在我们身边的自然景观、自然趣事,孩子们是否用心关注过?通过本组教学,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探索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的同时,相信他们会渐渐养成乐于观察、勤于发现、用心感受的良好习惯。本单元识字、写字量较大,但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年的自主识字的经历,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相信他们能较好地掌握。 三、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1个,规范书写42

12、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4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积淀美,并付诸实践。 四、整体构想 识字1 秋天的图画 古诗两首这三篇课文都是描写秋天的,所以将其组合为第一模块美丽的秋天;黄山奇石 植物妈妈有办法描述的是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将其定为第二模块神奇的大自然;第三模 块就是鼓励孩子们去发现和创造的语文园地一我发现,我创作。 模块一 美丽的秋天 导学内容:识字1秋天的图画 古诗两首 整体构想 1走近秋天认识美。随文识字,读中感悟识字,在整体感

13、知词语、文章的意思的基础上,出示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秋天的画面,让孩子们欣赏画面,认识秋天的美。 2走进秋天感受美。从画面走向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在配乐中情景朗读,用心感受秋天的美,并用自己的声音表现美。 3走进生活展示美。把字写美观。 语文实践活动: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创编秋天的童话、 “诗配画”活动 导学一 识字1 学习目标 1主动识记11个生字,会写10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词语背后的美,并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再现这些词语;培养积累词语、收集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探究识字方法。2.难点:朗读、想象感悟词语的意思。 导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 导学过程 预习导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秋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仔细观察过吗?秋天是什么样的?(生自由汇报) 播放幻灯片,使学生眼中的秋天更加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