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者无畏”作文评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642980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知者无畏”作文评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不知者无畏”作文评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不知者无畏”作文评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不知者无畏”作文评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不知者无畏”作文评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知者无畏”作文评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知者无畏”作文评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惠州 10 月下旬考试作文作者:王新雅一、作文背景:数学家高斯 18 岁时解开了一个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多年后,高斯回忆说,如果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多年没有解开的难题,我不可能就在一个晚上把它解出来。海伦凯勒说:我没有见过这个世界,所以我可以描绘出更加美丽的世界。一位中国作家也说:不知者无畏。请以“不知者无畏”为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 800 字。二、命题分析:背景由三个材料构成,第一个材料是说高斯在不知道那道数学题是两千年来无人能解的数学悬案的情况之下,竟然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它解出来了。那么假设一下,如果他知道这道题的背景,他能这么快又这么顺利的做出来

2、吗?那这个材料暗示的意思是,对命题难度的无知,才使得他没有任何压力与负担,在不知中完成了这道数学题。这个材料我们也可以延展到对权威、权力、知识、常识、能力、水平、管理、技术、地域状况、事物特性等有关不知的问题上来。第二则材料是美国的盲人作者海伦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因为看不见这个世界,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她把这个世界想象得很美丽。如果把海伦的话作一个反向的理解,那就是说因为我们能够看见,我们有知,所以我们不会只描绘这个世界的美丽,因为在我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并不像海伦想得那样单纯,它有阴暗,有阴险,有不公针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延伸,一个人如果把眼前的障碍、

3、困难、挫折等估计得不足,即不知,他就能爆发出无穷的勇气去面对当前的这些障碍、困难、挫折。正因为这些人的不知,才能使出勇气去面对自己并不知晓的领域,他们果敢,勇猛,不胆怯,不退缩,在未知领域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以上两则材料所产生的结果是正面的,说明命题人对它的态度是肯定的。这个命题的重点是肯定“不知者无畏”的精神,强调不知者正是由于不知道,而没有心理负担,不会产生畏难的心理,最终获取成功。 那么这就意味着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与命题人的态度保持一致。不能写“不知者无畏”所产生的恶果,比如有的同学写不知道吸毒的危害,所以染上了毒瘾。有的人在食品里添加三聚氢氨,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就属于此类错误

4、。第三段话的意图主要是对上述材料的中心作的一个说明,并引出命题。在审题的时候,不仅要审出题目蕴含的意思,还要学会比较,以使自己的审视更加准确。比如把“不知”与 “无知”放在一起,看看两者一样不一样,虽然“不”与“无”在有的情况之下意思是相同的,但它们也有自己表意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把“不知”等同于“无知” ,虽然“无”有“不”的意思,但它与“无知”组合却表示的是幼稚,认识肤浅。而“不知”却没有这层意义。另外, “知”即知道,也有了解、懂得之义。以上是我们对命题材料以及命题意思的分析,要写好作文,还需作进一步的比较。比如把不知者无畏与“有知者有畏” (面对法律,正因为我们有畏惧,所以我们才不敢越雷

5、池半步) 、 “有知者无畏” (比如方舟子、孙中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吃狼桃的人)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语义是不同的,或条件发生了变化,或结果发生了变化。如果依照改动了的意思去行文,那是不符合题意,或者说是部分不符合题意的。原命题中,无畏是不知的结果,不知是无畏产生的条件,随意改动条件与结果的作法都是错误的。从“不知者无畏”的构词方式来讲,属于条件关系,即只有不知,才能无畏,或因果关系,因为不知,所以无畏。 “不知”与“无畏”是两个动词,那么这两词动词的宾语或状语分别是什么呢?可以这样讲,不知道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存在,才能不惧权威;或者因为不知道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才不畏惧权威。依次类推

6、。2三、存在问题1判断作文中心立意时错误,将“不知者无畏”理解为不懂做事原理而去蛮干,结果遭到失败,这类立意有违材料设定的构想,即背离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不知违反交通的厉害关系,所以撞车;不知吸毒的危害,所以吸毒;小偷不知偷窃的后果,所以偷东西。2不理解“不知者”的意思,把“不知”理解成了“无知”,没有知识,不懂道理。3作文中心侧重在“无畏”上,强调人只要有无畏的勇气,就将克服一切困难,这类立意忽视了导致无畏的原因“不知者” 。只审出了命题的一半,另一半则置之不理。这类作文最多只能得30 分。比如说,贝多芬失聪,成就了他后半生的音乐。可是他的“不知”在哪儿呢?4本次作文最大问题是套作现象,即

7、在文章中虽明确中心并举例论证,但这些“论据”只是讲述了某个人物或故事,内容与文章中心不能紧密联系,事例与议论牵强附会,甚至根本无法与论点挂钩。如:事例正因为某某是“不知者”,所以才成就了他的辉煌。这是因为不懂得“不知者”的意思,才成了简单的套式化论述。比如,(1)贝多芬失聪不知音乐。(2)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山田本一把比赛路途分成一小段一小段,他不知前面的路有多长。(3)霍金不知宇宙黑洞,他才去研究天体。(4)不知者无畏,有源于心中的希望。/不知者无畏,是因为主观意志得到补充。/不知者无畏,把所有的困难当作脚边的石头。目前学生模式化作文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喜欢使用总分总结构,中间分述部分列举并

8、列的三个例子的方法。我觉得作文可以按套路去写,但必须要在列举例子的时候要能为中心论点提出有力依据。而且例子不是为了凑字数,作为一篇优秀议论文,论述部分才是文章闪光点。应侧重培养自己在作文中大胆发表自己观点、抒发真情实感并通过论据为观点提供可信度的写作习惯。我们年级学生写作水平有限,能用通顺的文字表达观点(无错别字) ,并辅以有力例证,有真情实感,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对学生文采的培养问题,老师觉得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可能只对个别优生特殊辅导才能用到。5通篇用的都是反例,偏离了写作的重心。背景材料是从不知者无畏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角度来说明命题的,应该以正现事例为主,反面事例为辅。6瞎编故事的学生比

9、较多,故事简单幼稚,冗长繁琐,是不值得提倡的。四、可用事例:1 被“时间”忽悠的矿工们。这是发生在非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6 名矿工在很深的井下采煤。突然,矿井坍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顿时与外界隔绝。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言不发。他们的心里都很明白自己的处境,现在,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氧气,如果应对得当,井下的空气还能维持 3 个小时。 最多 3 个半小时。 外面的人必须重新打眼钻井才能救出他们,而这项工程在 3 个半小时之内绝不可能完成。 这些有经验的矿工决定尽一切努力节省氧气。他们商量,尽量减少体力消耗,都关掉了随身携带的照明灯,平躺在地上。 在大家都默不作声,四周一片漆黑的情

10、况下,很难估算时间。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戴着手表。 过一会儿就有人不安地问一句:现在几点了? 这时,连多说一句话都是奢侈的了,因为那会消耗体能,过早丧命。他们当中的负责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要求由戴手表的人来掌握时间,每个小时通报一次,其他人一律不许再问。 大家遵守了命令。 时间被拉长了,在他们看来, 1 分钟就像 1 个小时那样难熬。似乎过了一天的时间,这个戴表的人才低声说:“过一个钟头了。” 大家默默听着,都不再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愁云惨雾。 又过了很久很久,戴表的人用更低的声音说:“又过一个钟头了。” 每听到一次报时,大家的心里3就增加一份绝望。 井下的空气最多能维持 3 个半小时6 个

11、人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几乎奄奄一息了,他们都在心里计算着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四周似乎越来越黑暗,时间似乎越来越缓慢,呼吸似乎越来越艰难。 过了很长很长很长时间,那个戴表的人用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又嘀咕了一句:“又过一个钟头了” 接着,他就再没有任何声息了。 一般说来,接下去他们就该依照体质的强弱,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了。现在的坚持,完全是靠毅力了。此时,他们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躺在被堵死的矿井中,还是漆黑的地狱中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头上传来挖掘的声音!而且那声音越来越清晰!很快,一缕光线就射了进来这时,矿难发生已经 7 个小时了。 营救人员发现, 6 名被困矿工,竟然有 5 个人还活着!只有一个人

12、窒息而死,他就是那个戴表的人。 被困的时候,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戴表的人发现自己成了死神脚步的通报者。他擅自决定,把时间拉长,在他第二次告诉大家过了一个小时的时候,其实已经过了两个小时。最后一直过了 4个钟头,他才用生命最后一丝力气说出:“又过一个钟头了”最后他死了,其他五个人全活了下来。2 最后一片叶子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

13、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3马云与阿里巴巴 马云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一个头脑愚钝的孩子。小时候爱打架,打了无数次的架“没有一次为自己,全是为了朋友”。“义气,最讲义气”。打得缝过 13 针,挨过处分。被迫转学杭州八中。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压力大,父亲脾气火爆。马云在父亲拳脚下长大,在家呆不住,却特别爱交朋友。 他说:“我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从小,马云功课就不好,数学考过 1 分。只有英语特别好,原因竟然是:“爸爸骂我,我就用英语还口,他听不懂,挺过瘾,就学上了,越学越带劲。”从 13 岁

14、起,马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 31 分。高考数学 21 分。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华火车站捡到本书,路遥的人生,这本书改变了这个傻孩子:“我要上大学。” 1984 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是专科分数,离本科差 5 分,但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 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是 600 元,房租是 1500 元。 大家动摇的时候,对经商不甚了了的马云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

15、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喏,看见那个大陶狗吗?当年我就卖过它。”记者采访马云时,他兴奋的指着一个卖小玩意儿的人说道。 4两年马云就干成了这件傻事,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而且他是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1995 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他就创办了网站“中国黄页”。1997 年,加入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1999 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 B2B 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 B2B 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

16、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4袁隆平的自述我为什么研究杂交稻呢?那是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的一天,我到田里选种,突然看见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穗大而且数特别多,后来我把它收入做种子。第二年种上去,我管理非常细致,因为当时的品种亩产一般只有五六百斤。我把它作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品种,每天去观察。可是到出穗的时候,我大失所望:我种了一千多株,没有一株像它的“老子”那样好。我一声叹息,坐在田埂上发呆,后来突然来了灵感,心中一阵欣喜,因为只有杂种的后代才可能出现分离,正好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这就证明了我发现的“鹤立鸡群”的优良稻种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这样,我就萌发了要研究杂交稻的决心。 但是在那个年代,传统的观点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是没有杂交优势的。因此,我的研究受到不少人的反对和讽刺。而我对自花授粉也知之甚少。但是我认为,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小到微生物,高到人类都有杂交优势,有没有杂交优势不是由生殖方式决定,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