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2(Word可编辑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6429736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2(Word可编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2(Word可编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2(Word可编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2(Word可编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2(Word可编辑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文档_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2(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生物试题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扦插枝条时,在枝条基部的切口处涂上某种细菌的浸出液,枝条容易生根。这种细菌最可能是 A根瘤菌B圆褐固氮菌C硝化细菌D乳酸菌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及生理功能;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与下图。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I 试管II 试管III pH值 8 8 7 温度 60 40 40 淀粉

2、酶 1 ml 1 ml 1 ml 淀粉 1 ml 1 ml 1 ml A甲物质可能是淀粉酶的抑制剂B此种淀粉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作用C此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度比碱性快D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分钟后便会失去活性3下列相关生物实践与其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或规律,_实际的是A无土栽培溶液培养法原理 B基因诊断基因的分离定律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渗透作用原理D害虫防治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4雄性幼犬与母犬一样是蹲着排尿的,但性成熟以后便采取抬起一条后腿排尿的方式。如果给雄性幼犬注射雄性激素,会使未成年的幼犬也采取抬起一条后腿排尿的方式。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推知A雄犬的排尿方式主要受激素调节B雄犬的排尿方式

3、主要受神经调节C性成熟雄犬的排尿方式是模仿学习的结果 D雄性幼犬的排尿方式,是一种趋性行为5 在适宜条件下,向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处于对数期的菌种后,菌落直径(Y)随时间(X)的变化情况最可能为 6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进化内因的是A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C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7我国民间常在玉米面中加豆粉做食品,这样可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其中的道理是A玉米面和豆粉的混合物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的比例)与人体蛋白质一致B玉米面(粉)中只含淀粉不含蛋白质,而豆粉中含大量的蛋白质C

4、玉米面中缺乏赖氨酸,而豆粉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D玉米面中面掺加豆粉制成的食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消化8根据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积累的元素一定是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B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既能释放二氧化碳,又能产生大量能量C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D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主要是由果胶和蛋白质构成的9.右图所表示的细胞是A. 1个动物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1个低等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 1个动物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D. 1个原癌基因被激活的人体细胞10.下列有关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大量增殖的B

5、淋巴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将融合后的细胞进行培养就可提取单克隆抗体11从某植物上获得如图所示豆荚,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图示的豆荚是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来的B 形成图示的结果至少需要五粒花粉C 该植物的子代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图中的D 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使与一样12一位海洋生物学家统计生活在岩礁上鱼的数目。第一次捕鱼并做标记数目为S1后,释放标记的样本鱼。一月后,他又第二次捕鱼数目为S2,发现其中有标记的鱼数目为S3。则推算该区域鱼总数N为A(S2S3)/S1B(S1+S3)/S2C(S1S3)/S2D(S1S2)/

6、S313已知玉米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马齿粒与硬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纯种白色马齿粒玉米与纯种黄色硬粒玉米隔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白色马齿粒玉米的植株上结出白色马齿粒和黄色马齿粒玉米,在黄色硬粒玉米植株上结出的玉米全是黄色硬粒。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显性属于细胞质遗传B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显性属于细胞核遗传,马齿粒与硬粒属于细胞质遗传C玉米的黄色与白色,马齿粒与硬粒的遗传,属于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定律遗传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是隐性性,马齿粒对硬粒是显性都属于细胞核遗传14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7、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 (浸泡浓度) 0 ppm 2 ppm 0 ppm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15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代谢途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_的是 AX过程是氨基转换作用BY过程是在细胞质内核糖体上进行的CY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是RNA分子DZ过程是脱氨基作用,含氮部分可直接随尿液排出体外1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_的是()A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

8、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C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17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方面的知识的叙述,_的是A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B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一些化能自养型生物C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将会导致生物进化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隐含的食物链中含有的营养级数为3个18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a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为胸腺,则c可能是T细胞B若a表示抗原决定簇,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

9、体液免疫C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D若该图中 a 为下丘脑,c为甲状腺,则b为垂体19幽门螺杆菌生活在人类的胃肠中,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发炎溃疡。如果从人的肠胃里分离培养该菌用于研究,所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必需是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琼脂 pH为2左右的缓冲溶液 370C的恒温抗生素伊红-美蓝 需氧 盐酸厌氧AB CD20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_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青霉素抑制肺炎双球菌的繁殖C抗狂犬病毒的抗体清除狂犬病毒D移植的器官被排斥21下列对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_的是A甲图和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这是由

10、于低温影响了酶的催化效率B乙图中,影响曲线AB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丁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减弱22取分别编号的锥形瓶4个,并做如下处理(不同锥形瓶所加的相同物质是等量的)。 瓶号 1 2 3 4 内容物 清水、金鱼 清水、金鱼、金鱼藻 清水、金鱼、金鱼藻、河泥 清水、金鱼、金鱼藻、河泥 条件 见光密闭 见光密闭 见光密闭 黑暗密闭 请分析哪一个锥形瓶中的金鱼生存时间最长A1B2 C3D423.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4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12

11、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4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A2n1B(2n2)nC(2n1)1D(2n2)224某人长期口味过淡,吃盐极少,不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B血压下降 C代谢加强D心率加快25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C甲组小鸡存活是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

12、5N1型病毒的抗体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50分。26(8分)材料一线粒体DNA一般只通过母系遗传,是人们探索母系遗传的绝佳工具。科学家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解释了线粒体DNA拥有这一特性的机制。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精子的线粒体DNA在受精后不久分解,导致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材料二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诊断芯片,能够发现早期的癌症病情。新发明主要是借助于对线粒体DNA(mtDNA)进行检测,从而达到发现特定癌症病变的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线粒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除了为母系遗传外,还具有_特点。(2)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的原因是_。(3)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换主要是_。(4)有人观察到精子中的线粒体主要分布在鞭毛中部,分泌细胞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分泌合成区。这表明_。(5)关于线粒体的起源,有人认为是DNA和RNA从核中逸出被细胞质中的膜包裹形成;也有人认为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一些较大的细胞先后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