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Ⅳ 专题0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418787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Ⅳ 专题0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Ⅳ 专题0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Ⅳ 专题0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Ⅳ 专题0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Ⅳ 专题0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Ⅳ 专题0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Ⅳ 专题05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和近现代外交【2012考纲解读】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2.列强侵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3.新中国外交的艰难历程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4.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看中国国力的变迁5.日益成熟的新中国外交【易错点点睛】易错点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两汉时期,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西传的生产技术不包括 ( ) A缫丝技术 B铸铁技术 C造纸技术 D制瓷技艺 【错误解答】 B、C 【错解分析】考生基础知识不牢固,缺乏对同类知识的归类。我国制瓷技术成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两汉时期,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西传的生产技术不可能包括制瓷技艺。 【正确解答】D 2唐朝时积极吸取外来的优秀文化,其中包括 ( )

2、天竺的医学、建筑艺术等朝鲜的音乐 中亚的舞蹈、西亚的宗教日本的服饰西方的科学著作 A B C D 【错误解答】A 【错解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西方的科学著作在明清时期才传入。 【正确解答】C3“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在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多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而进步的。”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 ( ) 伊斯兰教、基督教开始传人中国 欧洲传教士带来西方科技著作 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贸易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 A B C D 【错误解答】B 【错解分析】 考生审题不准确,基础知识不牢固。所列四个选项都是中外交流中学习外国的史实,但伊斯兰教、景

3、教(基督教的一支)是在唐朝传入我国的,而题干要求是“明朝”的史实,可排除,均发生在明朝,可确定正确答案为C项。 【正确解答】C4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 ) A佛教传人中国 B法显游历天竺 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 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5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政策给中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 A一定时期内防止了殖民势力入侵 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 C暂时维护了东南沿海人民的利益 D最终导致落后挨打的局面 【错误解答】A 【错解分析】对“闭关政策”的理解不透,把握不够准确。本题是最佳选择题。A、B、C、三项都成立,但不属于最大影响,从长远来看,闭关锁国隔断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中国资

4、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社会落后于西方,这才是最大的影响。 【正确解答】D【特别提醒】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相关史实繁杂,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落实基础,防止史实混乱;二是注意区分古代对外交往的阶段特征,注意前期的开放性和后期能闭关锁国及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三是注意站在一定的高度,用一定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相关问题,注意古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注意一些层次较深的问题。解题时,须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来认识和分析相关问题。【变式训练】1.元朝时期我国对外关系较以前的最大进步表现在 ( ) A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扩大 B与非洲贸易关系的开辟 C与中亚关系的发展D与阿拉伯国

5、家关系的活跃1.A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元朝外交与以前朝代的主要不同之处,通过回顾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情况可以判断A项正确,因为元朝的疆域广阔,直接与欧洲接壤。2 五代两宋时期,我国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萧条,其直接原因是 ( ) A西北地区的动荡和战争的阻隔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D统治者重视海上贸易2A解析:正是由于五代和两宋时期政权并立,战乱频繁,所以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受到严重影响,这是最直接的原因。B项不合史实,C、D两项不是直接原因。3 明清时期,我国对外政策发生明显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西方国家对我国沿海地区的骚扰 B封建统治日益腐朽 C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D国内

6、政局的动荡3A解析:明清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明显变化是指由开放走向锁国。统治者执行锁国政策的动机之一就是防止西方侵略势力的侵入。4唐朝和明初我国对外交往活跃的共同原因是( )A国力强盛 B疆域辽阔 C交通发达 D民族融合出现高潮4A解析:国力是外交的基础5 我国古代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和平外交活动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5D解析:本题解题关键要抓住题于的关键词“空前”“主动外交、和平外交”,从“空前”来看B、C两项都是一个人,A项算不上空前,故都可排除。6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广州、泉州等地,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7、A东南沿海地处边陲,商品大部分要从国外输入 B东南沿海未受少数民族的侵扰 C东南沿海港口优良,航海便利D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达6D解析:D项表述更全面、更准确。易错点2列强侵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 ) 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错误解答】B 【错解分析】考生一般都能排除A、C两项,之所以误选B项,是因为他们把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混为一谈,把两

8、个条约的内容相互混淆,根源在于基础不扎实,对教材不熟悉。 【正确解答】D2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势力最早侵入长江流域是在 (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错误解答】B 【错解分析】 考生没有把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结合好。本题属于史地综合性试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中,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属于长江流域。 【正确解答】A320世纪初期体现帝国主义图谋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故D项为最准确答案。 【正确解答】D4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条约中关于割地

9、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错误解答】D 【错解分析】 学生没有把列强的侵华活动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特征相联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折射出的列强侵华的时代特征及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深刻认识。马关条约缔结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因而条约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新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正确解答】B 【特别提醒】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抓住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史实,落实具体的知识点,弄清每次侵华活动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在思

10、考相关问题时,思路要开阔,须对知识进行迁移,联系世界史知识,结合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去认识相关的侵华活动,从社会制度的差异、实力的悬殊、统治阶级的腐朽反动等方面认识中国当局的妥协外交,同时还要充分认识中国人民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所作的努力。【变式训练】1.晚清时期,中国士大夫对外国人的称呼由“夷人”到“洋人”“西人”,这一变化反映出这些人 ( ) 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 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观念 对西方的认识逐步趋向理智 由愚昧闭塞到崇洋媚外A B C D1B解析:称外国人为“夷人”,反映了轻外仇外和自大的倾向,由“夷人”到“洋人”的变化,说明这一状况有所改变,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能正视西方。的错

11、误在于范围太广,并不是所有的士大夫都崇洋媚外。2.“三国干涉还辽”充分说明 ( ) A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斗争 B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 C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D中国政府成功地利用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A解析:三国的联合体现了“勾结”,迫使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体现了“斗争”。3 近代中国政府外交软弱的原因包括 ( )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西方列强实力雄厚 中国国力贫弱,实力悬殊较大 反动统治阶级企图通过牺牲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延续自己的统治 地主阶级的阶级属性A B C D3B解析:本题的易错点是,不能说地主阶级天生就是卖国的。 4 1931年和1937年,日本两度大规模

12、入侵中国,其共同因素不包括 ( ) A欧美列强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 B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冲击 C中国内战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D日本力图摆脱华盛顿体系的束缚4C解析: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时,国共两党已实现了停战。5 19世纪中后期,沙俄践踏尼布楚条约中关于中俄边界划分的规定,主要是通过 ( ) 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 AB C D5B解析:尼布楚条约所涉及的地区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从内容来看,只有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涉及这些地区。 6 下列人物中,与维护中国新疆主权,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有关的是 ( ) 康熙帝乾隆帝左宗棠曾纪泽

13、 A BC D6A解析:由史实可知不符合题意。1 卷)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错误解答】D 【错解分析】考生对于中关关系改善的几个关键性步骤认识不清,误认为中美建交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实际上两国关系正常化与建立外交关系是两码事,关系正常化是相对于不正常而言的,是指两国处于非敌对状况。发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一是对“两国关系正常化”这一说法认识不明确,二是对教材生疏。实际上教材中有“双方签订上海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叙述。 【正确解答】C2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 ) 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 B C D 【错误解答】A、B、C 【错解分析】 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