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农村社区文化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66403003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整理农村社区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整理农村社区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整理农村社区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整理农村社区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整理农村社区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整理农村社区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整理农村社区文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社区文化,社区文化,转型期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及其特点,1,2,主要内容,1.1农村社区 1.2农村社区文化的特点 1.3农村社区文化的形态 1.4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一、农村社区文化及其特点,一)、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是与城市社区相对而言的一种以低于为主要划分标准的社区类型。 根据传统的认识,农村社区是指以从事农业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它有别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是: 1.居民从事的职业主要是农业,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 2.人口密度较低,居住分散,较少流动,人口素质低; 3.社会结构简单,职业分工远不如城市复杂; 4.血源关系和地缘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主要地位; 5

2、.经济、技术、文化落后; 6、社会意识保守; 7、生活方式单调、枯燥,生活节奏慢。应该说,这种认识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并不完全吻合。 我们认为,农村社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的社区类型。农村社区区别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是:从职能上看,农村社区以农业职能为基本职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并不是否定农村为城市服务的农业职能;从景观上来看,农村社区具有城市社区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从社会生活方式来看,由于乡村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我们不能否认乡村生活的相对落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落后,受临近社区的影响,以农耕为经济基础,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主要靠人际交往

3、传播,1,2,3,4,二)、农村社区文化的特点,1、以农耕为经济基础 从社区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来看,农村社区文化主要建立在个体农业基础上,其经济活动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的生产。并逐渐形成了农村社区文化的特点:以家庭小农业为基本的经济形式,人们和人文环境相对的自然关系密切,社会组织性低,人口密度较低,社区文化的一体化比较高,内部分化和阶层较少,土地、职业、人口的社会流动也较少。人们通常称这种社区文化为“乡土文化,2、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 以社区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背景来看,虽然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最初都是以家庭群体为背景的,但是随着手工业从家庭组织中脱离出来开始,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

4、就在两种越来越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发展起来,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3、农村文化主要受临近社区的影响 从社区文化发展过程所受影响看,农村社区文化较为淳朴。它主要受距离最近的城市社区的影响,但由于历史上农村社区生产的自给自足,其文化带有相当强的保守性和单一性。 4、农村文化传播主要靠人际交往 城市文化传播的工具主要是各种现代化的通信和交通工具,文化传递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图书馆、文献资料博物馆的实物性传递。而农村社区文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人际交往,文化的代际传递也主要是靠面对面的传授,节日文化活动 庙会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活动 村落文化活动 “阵地”文化活动,三)农村社区文化的形态,1、节日文化活动 在历史

5、长河中,我国历代先民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立了众多的名族传统节日。经由节日,农民形成并在一年一度的重复下强化对于自身所处世界的认识。因此,在我们的农村社区文化研究中,节日必须给予首要的考虑,2、庙会文化活动 庙会的形成与发展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但实际上,文化艺术游乐和经贸活动已经成为庙会活动的主体。今天,无论是宗教庙会还是商业性庙会,有了文化活动的参与,其目标就容易达到。为此,这种农村的广场文化庙会文化活动,在农村社区文化中应该占有显要的位置,由于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民俗的固有约束力,具有极强随众意识的广大农民把民俗活动作为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而且还在不断给予发展与完善,3、民俗文化活动,4、村落文化

6、活动 这里的村落文化活动更强调日常形态下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村落组织的电影放映活动,曲艺说唱活动,各种民间游戏活动等。 5、“阵地”文化活动 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就是广大农民心里意识、文化观念的现代更新。而缺乏信息交换沟通的农村社区有着强烈的自我维系的文化保守性格,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方针时,必须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识村镇文化设施的意义,使阵地文化建设真正走进农民的心坎,1、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不协调 2、集体思想和传统美德受冲击 3、负面文化依然存在 4、一些农村治安形势严峻 5、地区差距逐渐拉大,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1、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不协调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同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仍很不协调,与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仍很不适应。多数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名存实亡,一些文化场所和设施被挤占,大部分文化站已无立足之地,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2、集体思想和传统美德受冲击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农民及农民工作的生产实践多半是个体的、分散的,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特别是外出农民工的教育管理也相当松散,农民与集体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农民及个体私营经济成员的合作精神、组织性、纪律性乃至集体主义观念也因此日益淡化。显然,这增加了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难度,3、负面文化依然存

8、在 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算命先生走村串户,问卜占卦等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这些现象污染了农村社会风气,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4、一些农村治安形势严峻 部分农民法制意识淡薄,见利忘义,一些地方盗窃、赌博、贩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狂,群众没有安全感,反映尤为强烈。我们要站在维护农村稳定和推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5、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边远地区,农民文化依然落后,不少边区的农民还谈不上什么文化消费,甚至连听广播难、看书报难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努力方向,

9、农村社区文化的落后性,1,2,二、转型期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当下农村正经历着激烈的变化。从改革伊始石破天惊的“大包干”到产业运作,由计划到市场试点的“乡镇企业”到今天的国内外瞩目的基层直接选举、村民自治,落后的农村成了中国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改革的试验场。随着这些经验在全国由农村到城市顺利推进并取得巨大成功,中国改革的下一阶段,将涉及社会更深层次的变革和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社区文化建设亦将日益显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当前农村社区文化现状整体而言并不令人乐观。这当中许多问题源自转型时期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一)农村社区文化的落后性,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归纳起来

10、,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软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村落向现代转化过程中,触及深层文化心理的要素处于悬搁状态,如家庭、祭祀、伦常、民间信仰等。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现代的文化建设显得相当单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者缺乏培育新文化的耐心和勇气。 其二,符合村民文化消费需要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公益性投入大量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的投入相当少 其三,文化传统的传承师范。优秀的文化传统来不及接受现代性转换,文化糟粕早已粉墨登场。在不少村落,几乎家家上香,四季不绝。 其四,村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大都通过新闻媒体,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可是具体的了解相当有限。 其

11、五,青少年的文化活动被忽视。 其六,社区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描述上,这些表象实则反映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更深层面的问题。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观念在发生变化,1、机遇与困难同行 在政府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样颇显急迫的建设目标之后,各级政府把社区文化建设带来了颇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更艰巨的任务摆到人们面前,一是政府的急切和文化建设的舒缓之间的冲突;而是村民文化消费的日益多样化要求;三是村民自治基础上村民文化性格的塑造;四是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主导地位和村民的主体地位之间

12、的矛盾;无数文化传统的现代化转换;六是外来文化的有效吸纳及其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等等,2、政府运行的机性制约 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全部由政府包办在实践中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一是缺乏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二是农村作为改革的试验田潜藏着许多原创性的思想,这需要得到呵护,但时常遭到无情的漠视;三是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在农村的碰撞。四是对农村地区的习惯性偏见,极易让人们疏于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和艰巨性的关注,具体工作流于形式和空泛的指标而不能获得村民的理解。 3、文化传统的惯性 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会对生长于斯的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要解构这种文化心理亦非一早一夕的工夫就可奏效,4、外来文化的强劲冲

13、击 一方面,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激增,大量的西方文化产品如影视、音乐和书籍等蜂拥而来,满足了在转型时期人们这种既好奇又饥不择食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市场上,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要求。这给外来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5、文化消费的适时性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前瞻性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是长期积淀下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传统文化洗礼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以器物为载体的外来文化对人们的强烈诱惑。而文化消费的适时性使得人们无暇顾及这器物之后的内容,在生活实践的舞台上实践着这种盲目但又很自然地取舍,二)基本努力方向,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我们认为进一步抓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应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政策规范,确保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大众化方向。 其二,优势整合,有效开发文化资源。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一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创造性的整合。 其三,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思。 其四,深化改革,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其五,集思广益,实现文化工作的创造性转换,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