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

上传人:凹** 文档编号:16639499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生态学论文3000字篇一:农业生态学论文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农业生态学论文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生态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着一系列实践和理论问题,普遍存在着思想认识、资金、管理、技术与建设等问题。因此,加快开展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是目前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

2、生态产业 可持续发展 引言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发生态农业试点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生态农业从萌始至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农业的精华,不断吸收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教训,走出了一条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1】。中国生态农业在发展国民突破口,组织综合农业,即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农业实践和反思,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是未来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生态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发展点上,如何保证我国

3、生态农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当前,我国生态农业面临很多问题亟需解决,主要问题如下: 一、重模式,轻配套技术 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重模式,往往追求“花架子”,重视模式的物种结构搭配与组装,而对模式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则不太重视。目前,许多生态农业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培育、农业生物多样性综合利用等方面)仍未有大的突破,真正过硬的生态农业技术并不多,出现“技术疲软”的局面。同时,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常常只重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如间作套种技术、沼气技术等)的使用,轻视甚至抵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如生物技术、自动

4、化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精确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应用,显然,这样是不能保证生态农业“与时俱进”的发展。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少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通常过分注重生产过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程,强调模式内部结构的组建与优化,而没能充分考虑农业产前与产后市场的需求及其调节作用,脱离市场,因此,常组建出来的在理论上十分完善的生态农业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往往不能适销对路,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经济效益低下,显然,这样的模式不会受到欢迎,缺乏长久的生命力,最终必然会被淘汰。因此,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及生态经济效益为驱动,是保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小规模的生产经

5、营方式,单位投入高 由于以往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往往盲目追求“小而全”,把一个模式结构组建得很复杂,组分很多,似乎很完美。但是,这样的生态模式所需的资金与人工投入较多,要求的配套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高。因此,如果将上述一个复杂系统的不同环节分解到一系列的部门产业(或企业)中去,进而形成产业链,强调部门产业或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以及规模化与产业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单个企业部门的投入,以及分担市场风险。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已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生态农业在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很难真正落到实效【2】,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问

6、题是当今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三、各种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态农业的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石油农业”的发展,加上人口的急剧膨胀,全球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下降、酸雨、水体富营养化、臭氧层空洞、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等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的局面仍未能得到扭转。当前,农业面临着“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的内外夹击局面。目前,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北方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仍未能得到控制。近年来,北方地区的沙尘暴频繁发生,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8次,

7、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发生了23次,而2000年一年当中沙尘暴天气发生达12次,2001年15次,2002年11次,2004年23月两个月时间内就发生了9次。沙尘暴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影响到北方的14个省(市、区),而且南至台湾,导致机场关闭、道路阻断、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势在必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生态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贸易壁垒对我国的生态农业的生产、出口造成重大影响 近年来,“绿色壁垒” 对

8、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外贸出口面临严峻挑战。据统计,我国出口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就达400亿美元,每年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额的20%左右。加入WTO后,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比以前更为严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绿色壁垒限制,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其中食品与土畜产品出口受到的损失最大,近90%的企业受限,造成损失约90亿美元【2】。因此,如何应对WTO、提高农产品品质、消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民的

9、生活水平与生存环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食品安全和应对“绿色壁垒”的必要保证。长期的农业实践表明,传统农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石油农业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有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健康安全食品才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5】。 生态农业模式不是孤立发展的,它总是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自身状况有关,因此,在生态农业建设时,不仅仅强调单个模式的构建,而且还要考虑整个区域的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问题,包括合理的农业生态布局、农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野生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农林

10、复合系统的构建、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其控制、转基因生物安全、水土保持、区域防洪防灾能力建设、环境污染控制、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绿色食品生产与食物安全、农业自然资源的生态培育与管理、农村生态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绿色GDP评估体系与农业生态补偿、农民就业与农民发展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6】。 当前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问题,普遍存在着思想认识、资金、管理、技术与建设等问题。因此,加快求得一套适合中国式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迫在眉睫,经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的研究,获得以下解决中国生态农业的对策: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一、加强有关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创新研究

11、 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正确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必须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特别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原始创新、二次创新和组合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使它们成为生态农业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7】。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特别要加强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利用技术、不同技术之间的组装与整合及其创新、不同层次模式之间的尺度转换、生态农业安全及其生态管理技术的研究。 二、开展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当前,我国各地生态农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虽然农业部已推荐使用十大类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即北方“四位一体”生态

12、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技术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但由于我国广大农业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对生态模式与技术的需求也必然是多种多样。因此,建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具体包括生态农业总体布局、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综合效益分析、市场前景预测、组织管理形式、社会服务体系、产业化模

13、式、区域协调以及生态农业制度创新等内容,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工作。 三、以健康食品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为导向,实现生态农业的转型 健康食品与食物安全是全球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是未来农产品能否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行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而生态农业是健康安全食品生产的主要载体,因此,建议在全国范围内,以农产品质量终端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为突破口,加强农产品安全认证力度,积极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掀起健康食品生产高潮,大力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和各具特色的健康生态农业,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的整效益,以此刺激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以及生态

14、农业的转型,即实现从单纯追求数量 篇二:农业生态学论文 论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关乎生命和生存的质量。在当今全球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价值越来越重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应成为支撑其它行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人类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本文提出解决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优化森林经营管理,注重森林生态建设。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森林经营管理。 在全球范围内,近50年人类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凸显环境危机对人类自身生存与

15、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环境问题成了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森林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森林具有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环境、森林防护、森林游憩、森林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 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森林环境开发、利用、维护与建设中的应用,它在森林环境-经济系统层面上对人口、资本、资源与技术四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以改善森林环境-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森林环境-经济系统功能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一、森林资源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森林资源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主要是指林木资源,这在过去一直作为森林资源的代名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中明确

16、规定:“森 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植物和动物”。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森林,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森林资源具有重大而持久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根据我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结果,我国有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36.1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8.21%。我国森林面积列世界第六位;人工林保存面积5325.73万公顷,列世界第一位。在我国现有森林中,中幼龄林比重较大,面积、蓄积分别占林分总面积、总蓄积的67.85%和38.94%。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森林东北、西南地区多,其他地区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六省区的森林资源远远超出华北、西北地区。国土绿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全球森林植被总量逐年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