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66350961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考生物试题讨论(2)李晓燕 颜培辉 彭邦凤 王荣 柴彦军1 2006年广东高考生物试题分析(李晓燕)2.1 内容分布(对照2006年高考生物科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单元知识内容题号分值合计比例生命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33242.66%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12,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24, 342,2, 82114%细胞增殖7, 382,2细胞的分化、衰老与癌变52,植物细胞工程35,1,动物细胞工程623生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水分代谢2,8,2,2,2416%植物的矿质代谢336光合作用35, 422, 10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9,2遗传的物

2、质基础29,383,4遗传、变异与进化基因工程简介23,(24),262, 23020%遗传的基本规律18,35,2, 5性别的决定与伴性遗传152细胞质遗传(15)生物的变异35,1人类遗传病与优生416进化22,362,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2,172,2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1,402,102818.67%内环境与稳态13,252,2血糖的调节313体温的调节20,2免疫323微生物的生长3037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发酵工程简介21253.33%生态因素32,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28,39,3, 12416%生态系统14, 36,392, 5,7人与生物圈10,19

3、2,2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273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62149.33%实验设计及分析3791.2主要特点1.2.1 覆盖面广,赋分合理从上表看,考查的内容全面,除 “生物的个体发育”“水盐平衡”“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没有涉及外,其它内容均有体现。在题目的赋分方面,“细胞” “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五个部分的分值比例均在16%20%之间,继续保持了高考试题突出考查重点知识的特点。1.2.2 必修为主,兼顾选修沿袭了2005年试题的特点,选修内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非选择题中仅出现了第34题的“人工生物膜的主要用途”的考点,35题第4小题的“

4、植物组织培养”的考点,该内容实际上分别是必修内容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和“细胞分化”的延伸。选修内容中的重点,如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基因的结构”“基因工程”“微生物的代谢”等内容没有涉及,因为这部分知识容易与必修本内容进行综合,平时各地的模拟题在这些内容上已编制出大量偏题、怪题。试题注重必修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不为体现“新颖”而片面追求新概念、新信息的大综合。1.2.3 贴近课标,衔接新高考特别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比如,第7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与基因的相关知识;第9题涉及到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对“胰岛素缺乏时,可

5、能出现高血脂”这一内容,第一册必修教材P.68有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教材正文“脂质代谢”下面的小体字排列,一般来说,教材中小体字如“小资料”“课外读”以及穿插在正文中的小体字主要起开阔视野、启发思考、激发兴趣的作用,不会在考纲中出现。但该题通过排除干扰项也能选出正确答案。这也给考生一个提示高考试题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和人体健康相关的内容,增强试题的人文精神;此外,试题的难度也大体适中,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但中等难度的题目比例大,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1.2.4 相对平稳,缺乏新意绝大多数是常规题,考生比较熟悉,给人的感觉是旧教材的“最后谢幕”。个别题目的要求类

6、似初中科学的水平。比如第39题(1)(3)的设问偏容易;第42题的“材料1”也是包括初中学生都熟悉的情境。当然,这种缺陷可通过评分标准的操作来弥补。此外,探究实验题(第37题)可从两方面看,如果从题型、问题情境、设计的角度来看没有很多新意,但命题者的意图不止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其匠心独具。该题的实验步骤的“套路”是考生熟悉的,但他们容易轻视对对题干的“仔细阅读“,特别是实验中的规定性、可操作性容易被忽略,许多考生的探究课题是“有机污染物X对A螺雌雄性器官畸变的作用”,或者缺乏步骤一的“解剖和辨认雌雄生殖器官”。2 对2006年几道高考题的商榷2.1 200

7、6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第9题(颜培辉)右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C)A200gB250gC500gD1000g分析 显然本题将体重与干重(主要是有机物)等同起来。用“体重增加”来表示能量流动关系是欠妥当的。2.2 2006年江苏理科综合试题第14题(颜培辉)下列生态学概念包括的范畴,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C)A种群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个体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群落种群个体生物圈生态系统分析 从考试角度来看,此题选C是无疑义的。但让考生对“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之大小进行比较,这是值得商榷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类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其

8、中也包括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从概念本身看,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仅从范围大小看,各类生态系统都属于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各类生态系统。所以,这两个概念是相互交叉和包含的关系,不好做硬性比较。2.3 2006年理综全国卷()第30题(彭邦凤)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CO2在

9、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水面上。(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3)分析预测的结果:答案 (参见本刊第7期)2.3.1 成功之处考查的知识突出“主干”,能力要求较高,体现了考纲的要求。整体来看,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既考查本科知识,又考查与之相关的理化知识;既考查植物生理方面的知识,又考查了植物形态学方面的内容。这是以前试题中很难看到的一种好现象,是一种有益的尝试。2.3.2 几点讨论2.3

10、.2.1 缺乏限制条件。由于未明确指出:叶片是叶片背侧朝上还是叶片上表面朝上,Na2CO3(NaHCO3溶液提供CO2时生成)从叶肉细胞间隙获取CO2并与之反应能力的强弱,叶片含有多少气体可上浮。叶片在两种不同溶液中排开等体积的溶液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导致答案不惟一。2.3.2.2 存在多个变量。标准答案缺乏对相关条件的周密分析,对光合作用的概念理解有误,其认为只有光反应和暗反应都进行才进行光合作用,忽视了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方面,蒸馏水中的叶片尽管因缺乏CO2不能进行暗反应,却可进行水光解(直到NADP+和ADP、Pi不足时为止),因此,认为蒸馏水中的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是不准确

11、的。2.3.2.3 解答此题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叶片G重F浮下沉,G重F浮上浮,G重F浮维持原状。叶片是背侧(气孔多)面向液体,还是叶片上表面(气孔少)面向液体。若背侧在上则叶片可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不下沉;若叶片上表面与液面接触叶片将不能直接与空气交换,此时叶片是否下沉取决于细胞间隙中气体被消耗的情况,若叶肉细胞间隙中所含CO2被NaHCO3稀溶液吸收较完全(实质上是溶液中的Na2CO3与CO2反应生成NaHCO3)将导致叶片下沉,蒸馏水因无法吸收细胞间隙的CO2叶片将不会下沉。叶片上表面朝上或叶片背侧朝上是否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溶液密度大小。NaHCO3稀溶液比蒸馏水密度大,排开相同体

12、积的溶液时,叶片在NaHCO3稀溶液中受到的浮力大、蒸馏水中受到的浮力小。NaHCO3稀溶液在供给叶片CO2时生成的Na2CO3从气孔中获取CO2的能力有多强,是否能使叶肉细胞间隙中气体减少到可使叶片下沉的程度。产生多少气体能使叶片上浮。光照条件下,因NaHCO3稀溶液能为叶片提供CO2而使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较多O2,另因NaHCO3稀溶液密度较大,叶片能够快速上浮;叶片在蒸馏水中,因无CO2供给,光合作用不能持续进行,只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光反应(直到NADP+和ADP、Pi不足时为止),产生少量O2(产生的O2可供叶片进行有氧呼吸,但二者具有不同步性,可能使叶肉细胞间隙贮存一定量的气体)

13、,叶片上浮或在试管底部(取决于上浮需要气体的多少)。2.4 2006年广东高考第29题(王荣)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得出: (C)A 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C若基因不表达,则基因和也不表达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发生突变分析 C选项是“若基因2不表达,则基因3和4也不表达”。由于基因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如果将“表达”理解为“DNA到蛋白质”,则该项叙述的内容是错误的。现行人教版教材对“表达”的叙述是:“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来,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

14、的性状”。在对“基因的表达”和“控制蛋白质合成”关系时的描述为:“基因的表达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见必修第二册P.14)按此,“表达”的内涵包括“控制蛋白质合成”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因此,对C项的理解就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基因2不表达,就没有瓜氨酸,也就不能在此基础上再利用酶3、酶4进一步完成合成精氨酸琥珀酸和精氨酸等过程。这样的理解,符合教材的叙述,却与原题设答案不符。另一种是,基因2不表达(酶2不合成)与酶3、酶4的合成过程无关,即“表达”仅仅指“DNA到蛋白质”,符合原题设置的正确答案。实际上,该题似乎并非以考查“表达”的概念为主要目标,而是针对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否有独立性而设。但问题是,对“表达”有不同理解,而因此使部分考生造成误解。25 2006年广东高考第31题(王荣)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 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C)A.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B.a在1h2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C.b在1h2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D. b在2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元所致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