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

上传人:379****76 文档编号:166350477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21年语文优质课观潮说课稿范文说教材观潮一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说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体会钱

2、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是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教学难点是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说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导入: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

3、知道钱塘江大潮?见过吗?、放录像,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请学生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四、通过“读、悟、议、

4、赏、再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

5、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

6、,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五、结束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六、作业设计:让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说效果 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

7、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张丽梅 学员单位 西固区东川中心校 观察时间段 40分钟 观察对象 四年级学生 授课内容 观潮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齐读课题直接导入: 1、 优点:导入的设计,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谈观后感,接着问: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描写这种景象的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教师在课前准备充足的资料,以备学

8、生对所学课文的有关资料,背景等进行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才能让学生学习课文变得更加顺畅。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2、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3、学生谈谈感受。(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缺点:农村学校的学生 收集资料较困难,对钱塘江大潮的有关资料准备不足,教师没有及时补充资料。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天下奇观”。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

9、部分是略写。优点:1、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初读课文后,学生会对课文形成整体的印象。1、教学中应再让学生读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二)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1.默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2.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3.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4.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5.学法总结。(三)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2、学

10、习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把想到的画面转换成口语,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练才能形成。3、总结学法,让学生学会迁移,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缺点:没能让学生更好的感悟课文的语言美,真正学会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美,形象美。2、学生说想象到的画面时,应让学生能尽量用上文中的重点词,如: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影这些词语。1.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2.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三、知识概念

11、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学生抒情。2.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没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展示与延伸。没有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与把握。让学生观看录像,结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解说词,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只关注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引导与鼓励。没能关注在课堂教学进行中学生的神态表情,因此失去了对学生的学习内心思考的把握。反馈突出本节的重难点是非常正确的。但对重难点的理解要把握清楚:难点是在学生身上,不是在教参和教材上,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方法等决定了该知识点是否是难点。1、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这本书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学习心理障碍,特别要了解学生的人生价值态度与文章宣传的人生价值态度存在的差异、差异点形成的原因。带着这些“了解”去组织教学。2、要相信每位学生,没有激发不出主体性的学生,只有不会激发主体性的教师。要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自主地学习。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