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问卷(Word可编辑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6348947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问卷(Word可编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问卷(Word可编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问卷(Word可编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问卷(Word可编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问卷(Word可编辑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文档_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问卷(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高 一 生 物 试 题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5分)1.下列生物中,不具备细胞结构的是()A. 大肠杆菌B. 病毒C. 衣藻D.荠菜2.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A. 多、大、亮B. 少、小、暗C. 多、小、暗D. 少、大、暗3.糖元、核酸和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A. 碱基、单糖、氨基酸B. 葡萄糖、碱基、氨基酸 C. 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D. 乳酸、核苷酸、葡萄糖4.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2、 )A. 水B. 蛋白质C. 脂质D. 糖类5.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2min后,可观察到溶液的颜色是( )A. 无色B.蓝色C. 砖红色沉淀D.紫色6.血液中运输氧的化合物血红蛋白含有的元素主要是( )A. C、H、O、N、FB. C、H、O、C、FC.C、H、N、C、FD.C、H、B、C、F7.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其中组氨酸在婴儿体内属于( )A.必需氨基酸B.非必需氨基酸C.补充氨基酸 D.非补充氨基酸8.现有一待测样品液,经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后,样品液产生紫色反应。该样品液含有( )A. 脂肪B. 蛋白质C. 还原糖D. 核酸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蛋白质功能的选项

3、是( )A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B有些蛋白质具有提供能量的功能C有些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D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10.若某蛋白质分子是由200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含4条多肽链,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基和肽键数为( )A.1个和199个 B.200个和196个 C.200个和199个 D.4个和196个11.下列化合物属于蛋白质的是( )A性激素B纤维素 C结晶牛胰岛素D胆固醇12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 )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13两个氨基酸缩合成肽并

4、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A氨基B羧基CR基D氨基和羧基14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AC5H11O2NSBC3H7SCC4H11O2S DC5H10O2N15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核苷酸 B. 细胞C. 氨基酸D. 细胞器16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C构成生物膜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

5、定18.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细胞膜中还有少量的糖类C.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完全相同的19.含有遗传物质的一组细胞器是( )A. 中心体和白色体B. 内质网和中心体C. 高尔基体和染色体D. 叶绿体和线粒体20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21.在下列结构中,含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较多的细胞是()A神经细胞 B上皮细胞 C肌细胞 D胰岛腺细胞22.

6、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是()A、DNA和RNAB、DNA和蛋白质C、RNA和蛋白质D、RNA和酶23叶绿体与线粒体在分布、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具有双层膜; 进行能量转换; 产生氧气; 含有DNA ;动、植物细胞都分布有ABCD24.把鼠肝细胞磨碎,然后放在离心管内高速旋转离心,分成A、B、C、D四层,其中发现C层中含有光合作用的酶,C层很可能主要由下列哪种成分组成()A.细胞壁 B.细胞膜C.线粒体 D.叶绿体25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A.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C.细胞质和液泡膜的分离D.细胞质和细胞膜分离 26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

7、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他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27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28用0.3g/ml的蔗糖溶液浸泡下列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B.根尖成熟区细胞C.干燥的种子细胞D.人的唾液腺细胞29利用高浓度食盐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A由于食盐中氯有杀菌作用B由于高浓度食盐溶液的水分不足,以致细胞不能生存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脱水而死亡D由于食盐是中性,不适与细菌生长30.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B.原生质

8、层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的C.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D.动、植物细胞均有原生质层31.在马铃薯中用打孔机打出两个圆柱体块P和R,P在蒸馏水中放1h,R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h,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A.P不合适,但R刚好合适B.P、R都不合适C.P、R都精确的合适D.P精确的合适,但R不合适32.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行分析,不能证实的是( )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或已死亡C.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关系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33.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是( )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必须是具有中央液泡的植物细胞半

9、透膜两边的浓度必有大致相等A.B.C.D. 34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液的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A. ABC B.ACB C.BCAD.BAC35实验表明,钾离子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钾离子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出转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36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B氧进入肺泡细胞C钾离子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细胞 D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37.植物

10、根毛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如钠离子的主要方式是(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C.主动吸收D.协助扩散38右表是某海洋植物细胞液和海水中的钾、氯两种离子浓度(摩尔升) 被测物质 钾离子 氯离子 海水 0、01 0、05 细胞液 0、59 0、04 从表格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吸收钾离子并向海水中排出氯离子。由此可见植物细胞膜对物质出入具有(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性 C流动性D半透性39决定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多少的条件是 ( )A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B细胞膜两边酶的浓度C细胞膜两边分子运动的速度D细胞内外溶质分子的运动速度40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其原因( )

11、A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失水B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失水C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吸水D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吸水41.家庭养花,一次施肥过浓,容易引起花卉萎蔫,其原因是( )A.根系细胞呼吸过强,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B.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4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43血浆中K浓度

12、比红细胞中K的浓度低30倍,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渗透作用D主动运输44.下列哪项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 )A.细胞是否具有细胞壁B. 细胞核的多少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D. 液泡的有无45.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之所以具有选择性,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外界环境中离子的浓度B.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C.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大小D.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46.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用10NaCl的溶液处理后,放在显微镜下会看到(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 C细胞胀大 D细胞皱缩47.新鲜鱼、肉用盐渍不变质,其原因是( )A食盐水Cl中的有杀菌作用B浓盐水中含O2少,细菌无法生存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D由于渗透作用使鱼、肉细胞过度失水死亡48将成熟的植物活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吸水B死亡 C质壁分离D质壁分离复原49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渗透作用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