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343526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新课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教学过程】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1)商朝人被称为“商人”的由来: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秦汉至隋唐,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原因是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如右图西汉都城长安平面图,从图中可看出西汉的都城长安只有东市和西市两个商业区,说明经商的地点受到极大限制。(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两汉统一局面的形成;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

2、对外交通发达。(2)表现: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如东都洛阳、邸店兴起;市场发展:如农村集市发展(夜市等),城市中“市”与“坊”分开;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4、宋元时期:商业繁荣(1)两宋商业空前繁荣: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

3、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表现:北宋时,四川益州(今成都)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2)元代商业继续繁荣:原因: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表现: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

4、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大都商业的繁荣。5、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1)明清商业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原因: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2)城镇商业繁荣,表现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地域性的 “商帮”,如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含义: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

5、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进行物物交换的场所,与今天的农贸市场或农村集市很相近。这种市不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2、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1)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2)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3、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汉唐时期的城市特征: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地方

6、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农村集市有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2)宋元时期市镇商业的繁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如宋代的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正常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发展。(

7、2)唐朝: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先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市舶使,后合并为泉州、庆元(今宁波)、广州三处;制定市舶法则;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2、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3)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4)表现:如郑和七次下西洋。3、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后果是中国对外贸易

8、渐趋萎缩。二【课堂小结】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在:(1)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如丝市、叶市、猪市等),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有的更是专业性的集散市集);而不是先有农村商业,而后才有城市商业的发展。(2)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地位提高。这种情

9、况在宋代已经显现。(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下来即出现了货币。秦始皇一统中原,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4)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5)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

10、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亲缘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相对而言,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比作为业缘组织的宗族进步,而作为业缘组织的行会、公所又比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进步。因为地缘组织特别是亲缘组织大多具有不可选择性,属于不随意的团体,而业缘组织大多具有可选择性,属于自由加入的志愿集团。 三【布置作业】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四【板书设计】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业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概况(各朝的情况)2、原因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2、城市的发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目的2、概况五【教学反思】 “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本课教学设计精选了手工业精品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明的崇敬之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表格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古代商业发展特征,理清商业活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