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爱****虎 文档编号:166342628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1.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2.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介绍说:“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在过去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

2、。”家谱的出现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密切关系()A. “家天下”制度B. 王位世袭制C. 宗法制D. 分封制3. 感叹“大道”既隐,想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试想,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 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 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 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D. 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4. 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这说明周初A. 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B

3、. 分封制达到“以蕃屏周”的目的C. 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D. 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5. 现今存世的有关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甲骨文资料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许多古籍对此评价是:“商人尚鬼”、“先鬼而后礼”。以上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B.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 早期统治者对神权和礼制同等重视D. 先秦统治注重神权和王权的相结合6. 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一些附属国,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各诸侯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并提供赋役。这表明西周A. 废除商代制度而推行

4、分封制B. 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政治制度C. 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高度集中D. 实现了对诸侯国的直接控制7.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8.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

5、制的实施()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9.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10. 唐代除开国之君李渊外有19位皇帝,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2人,由大臣拥立的5人,由宦官拥立的9人,特殊事变继位的3人。这种情况说明唐代()A. 统治阶级贪婪腐朽 B. 君相政争异常激烈C

6、. 阶级矛盾错综复杂 D. 宗法制度受到冲击11.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12. 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A. 世官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D. 中央集权制13.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

7、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 宗法血缘关系B. 家国同构观念C. 中央集权意识D. 安土重迁理念14.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15.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 宗法制 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16.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丁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8、)A. 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 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 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 宗法礼制逐渐崩溃17. 春秋时期的政治基本上是贵族化的礼乐政治。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以富国强兵、兼并土地为主要目标,辩士、变法者和职业将领等能给国家带来利益的人受到各国国君的青睐。这一变化反映出A. 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B.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 宗法制淡出历史舞台 D.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显学18.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

9、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19.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A. 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B. 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C. 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D. 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20. 汉书贾邹枚路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驰道的修建A. 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B. 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 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 D. 有利

10、于经济文化的交流21. 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已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普遍被人认同。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这种变化反映了()A. 分封制宗法制的崩溃 B. 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 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D. 官僚政治的逐渐形成22. 下面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服从中央B.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的体现是君主专制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战国吗,确立于秦汉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起积极作用23.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 ) A.全国有

11、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24. 在公元前213年的一天,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A. 找御史大夫 B. 直接找皇帝C. 找丞相 D. 找这位官吏的上级25. 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 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B. 保证了民主决策C. 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 防止了官员腐败26.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

12、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27. 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A. 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B. 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 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D. 啬夫由中央任命28. 秦朝法律严格规定了官吏行政的行为规范,对于“善、失”赏罚分明;汉代对官吏实行“考选合一”,强调孝悌廉公之行。这说明秦汉时期A.

13、官吏的选任以德为先B. 官员考核机制发展成熟C. 重视吏治的制度建设D. 实行外儒内法治国方式29. 在秦灭六国过程中,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体系不断壮大;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土地,秦国原有地方官僚体系随之不断扩张。这些变化A. 提供了中央集权的有利条件B. 加剧了地方官僚的割据纷争C. 消除了王室贵族的政治影响D. 暴露了传统分封制度的弊端30.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 从人治到法治化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 为民

14、主政治奠基31. 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A. B. C. D. 32. 徐天麟先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 颁布“推恩令” B. 郡国并行制C.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 实行察举制33. 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A. 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 用提升其子孙的

15、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C. 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D. 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34. 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A. 提升司空地位 B. 提高行政效率C. 抑制丞相职权 D. 完善行政机构3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开始,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种变化表明()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到了调和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