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66251139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有关要求,围绕着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我们结合市情实际及生态环境部门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归纳总结,梳理了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供参考。 一、我市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据我们了解,与省内兄弟市相比,我局的人员编制、内设科室设置都是最少的,环境监管力量薄弱,机构人员与任务不匹配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从市局机关现状看,我局机关的行政编制中除去县级干部职数,仅有12人,平均每个科室

2、2人。为维持机关运行,只能从所属事业单位借调大量人员,混岗问题极其突出,局机关科室的负责人大多由市环境监察支队等借调人员担任。目前,局机关共有32名工作人员,其中借调人员23人(监察支队9人,监测站4人,所属其他单位及县区10人)。这既不符合机构管理相关规定,也影响借调人员所属单位工作,但若按编制归位,将严重影响全局工作的开展。垂改工作完成后,市监测站全体人员上收,混岗人员回归原单位,届时将出现局机关相关科室空岗且无人填补的问题。目前县区层面对环保领域的综合执法改革、环保垂改都在等待观望,大多会有环保部门人员在垂改上收后不再是自己人的思想,往往会把执法职责甩给了生态环境部门,但却不给增加人员编

3、制,任由这样下去,到头来就会出现职责增加了而人数却没变的被动局面。因此,县区级的综合执法改革应先于环保垂改完成,在市级改革的过程中,县区级改革也要早行动早落实。近年来,我局多次向市里请示增加编制,虽然相关组织人事部门甚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表示理解支持,但因增编加人本身难度就大且又逢机构改革,致使一拖再拖,至今进展不大、不够理想,反而在20XX年成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各级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情况。截至目前,我旗共收到上三级督查检查反馈问题151项,已经完成整改44项,剩余107项问题按照阿鲁科尔沁旗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阿鲁科尔沁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清单确定的目标、措施

4、和时限积极推进中。(二)从整改时限要求看整改进展情况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限要求,20XX年底前需要完成整改的有24项,目前已完成11项;13项未能如期完成。未能如期完成整改的问题主要包括:开展水位、水量双控方案编制审批工作问题;园区部分建设项目未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问题;涉水工业农业。实施1项;住建和环保部门联合牵头7项,已完成2项,正在实施5项;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牵头1项,正在实施1项;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牵头1项,正在实施1项;沙日温都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牵头1项,正在实施1项。(三)旗本级自查发现问题整改进展情况除上三级环保督察外,旗本级自查发现

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在33项问题,主要涉及采石场20处、工矿用地1处,道路11条、旅游设施2处、罕山水厂1处,鹿场2处。这些问题虽然在上级督查中未被发现,但国家环保部每年开展2次卫星遥感监测和1次国家级生态功能区遥感监测,现代化监测手段十分精准,以上自查问题都将会被发现。建议也一并按照上级督查整改要求立即着手整改。目前已将上述问题在阿鲁科尔沁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清单中予以明确,包括具体事项、整改要求、整改时限及责任单位已作出详细说明。要完成此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四)整改难度较大的几项问题 目前以下几项问题整改难度较大。1.哈日朝鲁饮水工程、罕山输电线路穿越保护区等违规建设项目存在手续不

6、全,批建不符等历史遗留问题。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时,范围内的一些道路、民房、加油站等基础设施当时就存在,现在要搬迁或拆除存在较大困难。目前,乡镇级、嘎查村级水源地问题未开展整改工作,且存在整治工作职责不清问题。(水利部门应该负责村嘎查人饮工程相关问题,住建部门应该负责乡镇政府所在地城市供水相关问题)3.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查发现的一部分问题整改难度较大。保护区内无审批、无主采石坑数量多,已建成的10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在保护区核心区或缓冲区,无法补办手续或备案。二、存在的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旗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清单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地区和牵头单位具体工作

7、中有些地区、部门未将整改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联络人频繁变动,还存在推诿扯皮现象。二是各地区、各部门虽然都重视环保督查整改工作,但仍然没从这是一项政治任务的高度来认识和安排部署,存在畏难、抵触和侥幸心理,拖延观望,致使部分整改问题进度缓慢。三是问题整改档案材料规范化程度不够,档案材料普遍存在零、散、乱问题,档案材料与问题整改措施和要求不符,一些问题缺少安排部署、过程跟踪等材料。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不及时,不能准确反映出问题整改进展情况。部门间缺少配合,一些问题只有牵头部门材料,无配合部门材料。三、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建议旗政府各分管领导对分管领域内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调度,加快整改进度

8、。二是建议各地区、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调度和上报工作。并将这名责任人上报旗生态环境保护。目前,我市在产业结构上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就是产业结构重,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过高;其中,化工、建材、冶金三大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比重过高。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少。与此相关联的是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品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产品较少,特别是化工行业主要集中在炼化及高耗能高排放的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仅占35%左右,显著低于上海、南京等化工区65%以上的水平。耐火材料行业中,部分耐火材料产品价格每吨不足千元,消

9、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付出与收益严重失衡。同时,产业布局也不够合理,我市在产业布局调整上虽然付出了很大努力,但集中度不高、布局散乱、园区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依然突出。要彻底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必须牢牢抓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上攻坚突破。要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安全、环保倒逼机制,引导和倒逼企业开展设备更新、技术升级、产品换代,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特别是要瞄准高端化工、精细化工、绿色化工,持续推进行业整合重组,重点发展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绿色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传统产业处于中高端的占比达到70%以上,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

10、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0%和45%以上,彻底解决淄博产业结构“重”的问题。第二,以更大决心和力度降煤减排,集中在解决能耗“高”的问题上攻坚突破。我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油气消费比重偏低,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在80%以上,特别是通过发电等途径进行转换的原煤占原煤消费总量比例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煤炭减量替代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解决能耗“高”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控煤减煤。要在控制好能源消费总量的前提下,加快电力工业结构调整,持续淘汰电力行业落后产能,压减重点污染大户,全面完成燃煤小锅炉“清零”任务。第三,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开展综合整治,集中在解决“散乱污”企业“多”的问题上攻坚突破。我市作为一

11、个工业起步较早的城市,受历史局限,“散乱污”企业数量大、范围广。深刻反思剖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要的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态度不端正,认为环境质量改善不小了,工作力度已经够大了,一些单位产生松懈疲沓情绪,致使基础工作不扎实、不细致、不严谨,“散乱污”企业摸排效率不高,整治推进不快、整改销号率较低。其次是整治工作不够严实,消极被动应付,“两断三清”措施执行不坚决、不彻底,个别区县甚至为完成销号,采取给企业提供临时性审批文的虚假手段,有些企业出现偷开设备现象,等等。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和压力信号的持续传导,相信各级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必须坚决按时间节点完成好“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整治结束后,凡是

12、被国家、省、市督查或检查到存在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关停取缔,一律从严从重问责。同时,要加强移动源污染排放管控,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公安部门要严格对重型柴油运输车进行管控,划定高污染车辆控制区,积极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排放。第四,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集中在解决生态建设“欠”的问题上攻坚突破。同时,在自然保护区保护方面,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及功能区调整方案尚未完成,监督管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前段时间,中办、国办通报的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必将成为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生

13、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绿化力度,落实好自然保护区保护各项规定措施,尽快补齐历史欠账,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美好的生态环境。第五,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执法执纪问责,集中在解决执法追责“宽”的问题上攻坚突破。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执法和追责问责力度,探索实施了“刑责治污”的路子,但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看,有的领域和区域监管执法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作用发挥不好,执法手段失之于宽,存在不敢动真碰硬等问题。今后监管执法和问责追究的力度将越来越大、越来越严。要坚持刑责治污,深化公安、环保一体化执法和异地执法、“双罚”制度,不断加大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等措施实施力度,始终保持对环保违法的高压态势和凌厉攻势。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一案双查,建立常态化问责机制,以铁的面孔开展追责问责,对环保违纪违法行为坚决采取组织调整和党纪政纪手段,持续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