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第1框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 人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66211783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第1框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第1框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第1框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第1框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第1框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第1框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1课 第1框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1 人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泰姬陵,万里长城,猜一猜,空中花园,金字塔,找一找,世界范围内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有哪几个,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大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 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 恒河、印度河古代印度 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幼 发 拉 底 河,底 格 里 斯 河,新月沃地,一、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灌溉农业发达,原始农业出现之后,两河流域有了农业聚落,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早期的城市,还发明了文字,乌尔城遗址,约从距今5500年开始,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有城墙的城市,乌鲁克遗址,早在5000多年前

2、,苏美尔人就建立了城市国家,前者比较形象比较直观,后者比较抽象但表达更加自由,古巴比伦王国,当农夫收回的谷物远远超过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后,社会上层慢慢形成了依靠农夫养活的手工业者、商人、祭司和书吏等阶层,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的社会秩序也初露端倪,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全长6600千米,位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经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二、尼罗河流域,每年的月,尼罗河刚出现泛滥的迹象河水呈绿色,人们就开始喜气洋洋地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每当这时,河面上船只穿梭往来,人们载歌载舞。河边放着尼罗河神的木雕像,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轮流来到圣像前,恭敬地低头表示敬意,祭司则高声念着祷告词,毕恭毕敬

3、地向河神祈求幸福。到了月,当河水终于漫过两岸堤坝淹没大片农田时,人们还要热火朝天地庆祝一番,尼罗河泛滥节,思考,在人们眼里,洪水泛滥几乎是灾害的同义词,为什么古代埃及人反而要庆祝尼罗河的泛滥呢,尼罗河水带来的厚厚的淤泥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泛滥期,耕种期,收获期,尼罗河促进了古代埃及农业发展,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埃及那种生产比较发达,1、根据图一,你该如何叙说尼罗河的泛滥经过,2、根据图二,说出你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自然条件,手工业商业发展,农业发达,距今5500年出现小国,村落城市兴起,古代埃及兴起,这说明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所以,古希腊历史学

4、家希罗多德称,埃及,尼罗河的赠礼,距今5000年出现古埃及,几种有趣的埃及象形文字,面包,水,院子,山坡,布匹,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纸草卷,气候,河流,土壤,温暖湿润,定期泛滥,肥沃,三、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人们学会了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田,种植棉花,还通过海陆与其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公元前4500年出现城市国家,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遗址,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巷,垃圾箱,大浴场,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四、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中华民族的摇篮,大约4000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建立,二里头遗址,仔细观察,说说这些文明的发祥地有什么共同特点,大多邻近、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这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比较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列表归纳,距今5500年前,距今4500年前,大约4000年前,阶级的出现、国家的形成、楔形文字等,国家的建立、象形文字等,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阶级分化等,夏王朝的建立(国家产生)、甲骨文,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有哪些,阶级的分化(等级的出现,归纳,国家(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