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6139986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文化知识复习题1、容易引发事故的八种心态是什么?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捷径心理、屈从心理、摆脱心理、逞能心理、恐慌心理、逆反心理。2、什么是习惯心理?由于习惯了、看惯了、做惯了而麻痹大意,认为自己有经验,或者认为作业太简单,因而对危险视而不见。 3、习惯心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作业者往往心不在焉,凭经验、印象、习惯进行操作,当突然出现问题时,往往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造成事故。 4、侥幸心理的含义是什么? 凡是知道操作行为有一定危险,但仍然冒险操作的人,都是存有侥幸心理的。5 什么是捷径心理? 走捷径,“抄近道”,比喻使用简便、速成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6、捷径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常见的是“追产

2、量、追任务、忽视安全”,不愿受安全规程的制约,简化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或违反操作规程,结果往往导致事故发生。 7、什么是屈从心理? 屈从,就是屈服于压力,违心地服从。在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身上都有存在。现场管理人员屈从于上级领导重产量、重效益的压力,往往违章指挥,而工人又屈从他的旨意而违章作业。 8、什么是摆脱心理?摆脱,指脱离牵制、束缚、困难的环境。井下黑暗、潮湿,作业环境复杂,水、火、瓦斯、顶板、煤尘时时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心理压抑,急于摆脱这种环境,成为井下工人鲜明而强烈的心理特征。 2 / 299、摆脱心理的特征主要是什么?多年形成的井下干活着急、粗拉、凑合、应付、图省事、走捷径

3、等行为习惯,以及抓车、抢罐等违章行为无一不反应了这种急于摆脱的厌倦情绪和心理特征。 10、什么是逞能心理?逞能,显示自己能干,争强好胜,经常以漠视安全为代价换取逞能好强心理的满足。结果却事与愿违,酿成事故。11、逞能心理的心理特征是什么?一些青工情绪暴躁、自制能力弱,他们会在逞能好强心理的驱使下,头脑发热,干出一些冒险的、愚蠢的事情,使一些本来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了。 12、什么是恐慌心理?恐惧惊慌,是由于发生事故频率高,致使一部分职工产生的“谈虎色变”心理状态。他们心里胆怯,工作缩手缩脚,心神不安;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惊慌失措或束手无策,导致反射性行为而发生伤害事故。13、什么是逆反心理?逆反

4、心理通常是在受到处罚或思想上带有某种偏见时产生的,有了逆反心理,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快,产生与领导或规章制度的抵触和对抗情绪。14、什么是墨菲定律?学者墨菲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有某人按照错误的做法去做,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 15、简要回答墨菲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一是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虽然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这一次活动中,仍可能发生。二是差错既然不可完全避免,那么安全管理者就不能有丝毫放松思想。

5、要把安全生产的模式养成习惯。确保安全,就要努力把那些习惯性违章,转变为习惯性遵章。16、如何理解“小概率危险事件?”由于小概率事件在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这次活动中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我们以往发生的一些差错、问题,都是一些小概率事件和小环节不被重视而导致出现问题。 17、多米诺骨牌定律的基本含义是什么?骨牌理论,也称作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系列事件顺序发生的结果。它的基本含义是,认为事故的发生,就好像是一连串垂直放置的骨牌,前一个倒下,

6、引起后面的一个个倒下。当最后一个倒下是危害结果发生。18、骨牌理论提出的防止事故措施是什么?根据骨牌理论提出的防止事故措施是: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例如,尽一切可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态,则伤害就不会发生。 19、事故冰山的简要理论是什么?根据冰山理论,任何安全问题都好比一座漂浮的冰山,而安全事件(如违章、事故等)都是冰山浮于水面上的20部分,真正产生影响的本质是沉没在水中的80的大部分,即安全事故背后的东西。一个严重的事故暴露出来,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盖在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20、危害金字塔简要理论是什么?,杜邦公司提出了危害金字塔理论,

7、揭示了形成安全事故的规律性。根据杜邦多年的统计分析,每发生30000个不安全行为(不安全条件),会产生3000个不安全隐患,每3000个不安全隐患会造成300个轻微伤害,300个轻微伤害可导致30个主要伤害,30个主要伤害可造成一个致命伤害。 21、冰山理论和危害佥字塔给我们的告诫是什么?安全管理要透过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探寻和挖掘淹没在水面之下的更加本质的深层次原因。要防止大事故就必须从控制和减少日常不安全行为做起,减少众多微小的不安全行为才能够从根部降低发生大事故的机率。22、球体斜坡原理是什么? 球体斜坡原理是指企业安全工作如同推球上坡,当推动力大于下滑力时,安全工作就会得到提升;反之,

8、当推动力小于下滑力时,安全工作就会滑坡;当推动力等于下滑力时,安全工作就会保持平衡状态。 23、球体斜坡原理启示我们什么?安全工作众人协力,推动力越大,球体上升越高。势能是向下的,稍有懈怠松劲,球就下滑,因此安全工作必须长期顶着劲儿。安全工作的任何放任、撞运气、顺其自然,球体必然急速下滑,砸伤的首先是推球的人,而且谁的责任越大,砸得他也越狠。 24、我们所认知的安全文化观点是什么?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价值观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强调人的价值与生产价值的统一,安全价值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它的目标与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吻合的,并且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

9、涵。25、煤矿安全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全体员工所共持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愿景,以及良好的安全心态,这种理念、愿景和心态能够有效地塑造员工和团队在煤炭开采中的安全行为。”26、煤矿安全文化的内涵有三点,这三点都是什么?:第一、安全理念和愿景,不仅要领导者持有,而要“全体共持”。 第二、培育安全文化关键在塑造“员工和团队的行为举止”。第三、由“理念和愿景”到达“行为举止”上,必须经过一个中介,这一中介我们称之为:“文化的制度化”。 27、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主要有两条:一是理念的倡导与渗透;二是行为规范与养成。理念建设是先导,行为养成是落脚点,二者的纽带是制度。28、我们所要追求的愿景

10、是什么?就是讲科学、遵规律,不断减少人与环境的对立,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提高员工通过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驾驭自然的本领,增强员工高尚文明的社会地位感。29、煤矿的复杂多变性,给员工心理、意识带来深刻影响。塑造员工的行为举止,必须扭转员工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什么习惯?必须扭转员工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侥幸、压抑、摆脱、盲目的扭曲心理和粗拉、凑合、马虎、应付的行为习惯。 30、什么是本质安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从而得出结论: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

11、本质安全”。31、“本质安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2、为什么说安全文化的本质是安全人化?本质安全是涉及人、物、制度、环境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其中,人,处于这一系统中的制高点,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其他方面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分析,安全文化的本质是安全人化,即人的本质安全化。33、为什么说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第一、人是安全开采的主导因素。第二、人的行为处于安全开采的基础地位。第三、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34、为什么说人是安全开采的主导因素?当今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究其主要祸根在于低素质的人。只

12、有用安全文化启迪和教化,塑造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人,才能掌握安全开采的主动权。35、为什么说人的行为处于安全开采的基础地位?相对于环境、制度等方面,人的行为不确定性是安全中的一个极大变数,人的行为不规范,再好的条件也难以保证安全生产。 36、为什么说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安全开采本身是对人的生命权益的维护。“生命至上”是本质安全的基本准则。安全开采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37、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愿望、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 38

13、、我们所要塑造的本质型安全人,其基本内涵是什么?概括地说,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就是在不断强化制度规范的同时,有目的地培养提升人的安全自律意识、自觉行为、自身素养,使人特别讲科学、特别遵规律、特别守规章,体现出开滦“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时代内涵。39、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中“想安全”的内容是什么?想安全就是员工具有强烈的自主安全意识。40、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中“会安全”的内容是什么?会安全就是员工具有驾驭安全的熟练技能。41、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中“能安全”的内容是什么?能安全就是环境、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人的安全。 42、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就其对象来说,包括哪两类人?一是本

14、质型安全管理者。二是本质型安全操作者。43、什么是本质型安全管理者?他们是建设本质安全的倡导者、组织者、实践者。44、什么是本质型安全操作者?他们把安全看成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45、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历的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简要回答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本能反应。第二阶段:依赖严格的监督。第三阶段:独立自主管理。第四阶段:互助团队管理。46、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历的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简要回答第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一阶段特征为:依靠人的本能,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预防意识;以服从为目标,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各级管理层认为安全仅仅是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专业

15、人员的责任;缺少各级管理层的广泛参与。47、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历的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简要回答第二个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二阶段的特征为: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安全是员工得到聘用的条件,违反安全规章的行为可能导致被解雇;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仅仅是害怕被解雇或受到处罚;员工缺乏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自制力,往往是被动的、屈从的;依赖于各级管理者的监督和控制。4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历的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简要回答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三阶段的特征为:员工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熟练的安全技能,安全理念不断内化;按规章制度进行生产;把安全作为个人价值的一部分;安全不但是为自己,也是为家庭和亲人;把安全视为个人成就。49、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历的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简要回答第四个阶段的主要特征?第四阶段的特征是:员工不但自己遵守而且帮助别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但观察自己岗位上而且留心他人岗位上的不安全行为和条件;员工将自己的安全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事;关心其他员工,关注其他员工的情绪变化,提醒安全操作;员工将安全作为一项集体荣誉。50、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理论模型从内到外构建起有机连接的三个系统,是哪三个系统?一是理念引领系统;二是行为养成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