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1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66010183 上传时间:2021-02-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附件: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附件: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附件: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1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附件: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1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格检查技能考评细则第一站:体格检查考试评分细则(1)头颈部检查评分细则(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序号检 查 项 目分值评分要点1观察头部外型、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3考生口述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包含外型情况(1分)、毛发分布情况(1分)、头部有无异常运动情况(1分)。2触诊头颅。2考生口述触诊情况得出的结论,包含头颅有无压痛(1分),有无颅骨缺损或颅缝分离(1分)。3观察眼睛,翻上眼睑,观察下眼睑、球结膜及巩膜。3考生口述观察情况得出的结论,包含眼睑皮肤、形状和运动,有无上睑下垂、闭合障碍等(1分);结膜颜色,有无充血、苍白、黄染、出血点等(1分;巩膜颜色,有无黄染等(1分)。4检查面神

2、经运动功能(让被检查者皱额、闭眼)。3被检查者明晰考生的要求并操作(2分),学生口述面神经运动功能是否正常(1分)。5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4考生口述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包含外形、大小是否对称(1分),有无眼球突出、下陷或偏斜,(1分),眼球运动情况(1分);瞳孔直径大小,两侧是否等大等圆(1分)。6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4考生用笔型手电从斜方照入瞳孔(1分),观察分别观察瞳孔收缩情况(2分),并口述瞳孔缩小情况(1分)。7检查左右眼球的运动。医师置目标物(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按水平向左左上左下,水平向右右上右下,共六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均从

3、中位开始。4置目标物(棉签或手指尖)未按照要求的距离扣1分;检查未从中位开始扣1分;方向顺序混乱扣2分。8检查调节反射,嘱被检查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检查者指尖),然后将目标迅速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观察瞳孔缩小的情况。检查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检查者指尖),然后将目标缓慢移近眼球距眼球约510cm处,观察眼球内聚的情况。4被检查明晰考生的要求并操作(2分);考生口述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包含两侧瞳孔是否缩小(1分),两侧眼球是否聚合(1分)。序号检 查 项 目分值评分要点9检查角膜反射。5嘱被检查者眼向内上注视(1分),考生用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受检者角膜(1分)考生

4、口述观察结果,包含“实施眼睑迅速闭合,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眼睑闭合,间接反射。反射弧为三叉神经眼支-桥脑-面神经核。如同侧直接角膜反射消失,对侧间接角膜反射存在,提示同侧面神经病变;如同侧直接与间接反射均消失,则提示三叉神经病变,深昏迷角膜发射消失(3分)。10检查耳廊,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4考生口述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包含“有无耳前瘘管,耳廓有无畸形、结节、瘢痕(1分);牵拉耳廓时有无疼痛,有无外耳道溢脓、狭窄等(2分);乳突有无瘘管、瘢痕及局部压痛(1分)”。11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中隔,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4考生口述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包含“鼻形及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

5、无鼻翼煽动(1分);鼻中隔有无偏斜、穿孔等(1分);鼻腔有无出血、鼻腔粘膜及分泌物情况,有无鼻塞、流涕(1分);通气是否顺畅(1分)。12检查额窦、筛窦、上额窦,有无肿胀、压痛、叩痛;检查筛窦有无压痛。4操作要领:额窦:考生双手置于两侧颞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受检者左右眼眶上方稍内,用力向后方按压(1分);筛窦:考生双手置于颞部耳廓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鼻根部与眼内角处向内后方按压(1分);上颌窦:检查者双手置于病人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于左右眼眶下向后按压(1分)。考生口述通过检查得出的结论,是否有肿胀、压痛(1分)。13借助压舌板检查颊黏膜、牙齿 牙龈、口底,口咽部及扁桃体。观察口唇、牙齿

6、、上颚、舌质、舌苔。8考生口述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包含口唇色泽,有无苍白、发绀、疱疹、唇裂、肿胀、溃疡等(1分);口腔粘膜色泽(1分),有无出血点、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溃疡等;舌有无舌体肿大,舌苔、色泽变化、溃疡及舌的运动等(1分);牙齿有无龋齿、缺牙、残根、义齿、阻生牙等(1分);牙龈有无水肿、出血、齿槽溢脓及色素沉着等(1分)鼻咽有无腺体(增殖体)过度肥大及出血性分泌物等(1分)口咽有无充血、红肿、分泌物等(1分)扁桃体大小情况,有无水肿、隐窝溢脓及分泌物等(1分)。序号检 查 项 目分值评分要点14检查舌下神经(伸舌,舌诊)。4考生口述检查得出的情况,包含“伸舌是否灵活(1分)

7、;有无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1分);单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舌舌尖偏向病侧,双侧麻痹者则不能伸舌(1分)。”舌诊主要是问患者舌的感觉,观察舌的运动和形态情况,震颤或偏斜,判读干燥舌/舌体增大/地图舌/裂纹舌/草莓舌/牛肉舌/镜面舌/毛舌等(1分)15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嘱被检者露齿、鼓腮或吹口哨)。4考生口述观察所得到的结论,包含“双侧额纹、眼裂、鼻唇沟和口角是否对称(2分);一侧面神经周围性损害,病侧出现额纹减少、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不能皱额、闭眼,露齿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或吹口哨病侧漏气(1分),中枢性损害,只出现病灶对侧下半部面部表情肌瘫痪(1分)16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颞肌或

8、咀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4嘱受检者作咀嚼运动(1分),考生双手触按受检者颞肌或咀嚼肌,对比双侧肌力强弱,考生口述双侧肌力均等(1分);嘱受检者作张口运动或露齿(1分),考生口述以上、下门齿中缝为标准,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1分)。17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5考生口述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包含颈部外形两侧是否对称、姿势有无斜颈,有无抬头不起、运动有无受限、软硬度有无强直(1分);皮肤有无蜘蛛痣、有无肿块(1分);颈静脉有无显露、充盈或怒张(1分),颈动脉、颈静脉有无搏动(2分)。18按顺序触诊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8检查颈部淋

9、巴结时站在被检查者背后(1分),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1分)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1分); 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1分),头部稍向前屈(1分),考生以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1分),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1分)。顺序正确无颠倒(1分)序号检 查 项 目分值评分要点19触诊峡部和左右叶、峡部检查:站于受检查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请受检作吞咽动作;侧叶检查:用左手拇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对侧轻推,右手示指、中指在左胸锁乳突肌后缘,右手拇指在气管旁滑动触摸,请被检作吞咽;同法右侧甲状腺4站位置和用指正确(1分),嘱受

10、检者作吞咽动作(1分),考生口述“甲状腺随吞咽动作而向上移动“(1分);通过触诊所得结论,包含”甲状腺左、右叶的大小、形状、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包块、有无压痛及震颤等”(2分)20触诊气管位置5嘱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1分)考生将食指与无名指分别置于其两侧胸锁关节上(1分),再将中指置于气管中心(1分),考生口述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中指与食指和无名指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1分);用两指分别置于气管旁,考生口述观察所得的结论,气管有无移位(1分)。21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甲状腺无肿大则无须听诊4考生口述,发现甲状腺肿大时,应以钟型听诊器置于甲状腺上进行听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由于甲状腺动脉

11、血流加速,可听到连续性或收缩期血管杂音(2分);颈部大血管听到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杂音强度不一,一般在收缩期明显,多为大动脉硬化所致(2分)。22检查颈项强直。检查Brudzinski征:取枕,左手托住被检者枕部,右手放在其胸前使被检者数部作被动屈颈动作,同时观察两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5受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1分),考生用双手使受检者的头部轻轻向左右转动(1分),左手托起受检者枕部,右手按于其胸前(1分)。考生口述,操作所得结论,“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提示Brudzinski征阳性,为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压增高等病(2分)。23终末质量:操作熟练

12、,动作规范、正确、连贯利索,态度严肃、认真5能与受检者进行良好沟通(1分),受检者未提示或暗示,能有效配合(1分),动作熟练连贯(1分),正确规范(1分),对待考试态度认真,能向考官报告考试开始和结束(1分)。第一站:体格检查考试评分细则(2)心脏检查评分细则(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序号检 查 项 目分 值评分要点1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位置(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视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10受检者取卧位(1分),考生站在受检者右侧(2分),视线与胸廓同高(2分),考生口述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心前区有无有隆起(2分)、有无鸡胸、漏斗胸。脊柱严重变形(1分),是否能观察到心

13、尖搏动(1分)、心前区搏动(1分)等。2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15考生先用右手全掌开始检查,置于受检者心前区(1分),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同时触诊(1分),【也可用单一示指指腹作最后确认心尖搏动位置(2分)】。考生通过触诊口述所得出的结论,包含心尖搏动的准确位置(1分)、强度有力或徐缓(1分)、频率每分钟?次(1分)、有无抬举性(1分)、心前区胸壁时有无感到细而快的震动感(1分)(口述如心前区触诊有震颤,常见部位、时相和临床意义分别是:下表中内容6项.每

14、项1分)。部位时相常见病变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心尖区舒张期二尖瓣狭窄心尖区收缩期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剑突下搏动: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1分),考生口述触诊所得结论: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腹主动脉搏动冲击手指掌面,可能是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也可由腹主动脉搏动(1分)序号检 查 项 目分 值评分要点3触诊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手掌触诊。10考生触诊位置正确(3分),口述触诊所得到的结论,是否有心包摩擦感(2分),心包摩擦是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

15、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3分),随着渗液的增多,心包脏层与壁层分离,摩擦感消失(2分)。4叩诊心浊音界。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处开始,由外向内、由清音变浊音作标志,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叩右界:先从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志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25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3分),当受检者取坐位时,左手板指与肋间垂直,受检查者为平卧位时,板指与肋间平行。(3分),以右手中指及右腕关节活动叩击板指,以听到的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脏浊音界(8分)。叩诊顺序是先叩左界,后叩右界,由下及上,由外及内(8分),对各肋间叩的浊音界逐一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